2020-03-10・旺報-綜合報導

2020-03-10・旺報-綜合報導
引導輿情 學者:及時發聲展公信力

自疫情發生以來,大陸發生多起輿情事件,如李文亮醫師過世、病毒研究所外洩病毒、武漢闖關返京的「黃女士事件」等等。大陸前維穩辦副主任夏誠華指出,輿情危機通常有幾項特徵:牽動敏感神經、真相撲朔迷離、有些勢力別有用心炒作、事件能帶給官員反思等;他建議,官方可採取及時發聲,爭奪輿情引導先機;公開透明,用事實回應輿論質疑等方式,避免輿情蔓延。

清華大學中國社會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任夏誠華,曾任中共中央維穩辦副主任,他8日舉行一場講座,主題為「從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談應急管理中的輿情應對」。

夏誠華分析,能夠造成輿情危機的事件,都具有共同特徵,包括牽動人們敏感神經、事實真相撲朔迷離、有勢力別有用心插手炒作、查明真相仍遭質疑、會給政府或官員帶來反思等。

對於參與輿情事件的動機,則包括滿腔熱血主持正義、憂國憂民提出建議、網上發聲圖蹭熱度、心有積怨乘機發洩、別有用心煽動鬧事、幕後勢力插手利用等。

他在演講中多次以李文亮醫師過世一事為例,直言李一開始提出社會預警,有關主管部門若能做出反應,採取措施,就能防範更大規模的感染。

夏誠華建議,政府部門在應對輿情危機時,要掌握幾個要點:及時發聲,爭奪輿情引導先機;公開透明,用事實回應輿論質疑。他解釋,如果主管部門第一時間不發聲,當社會上形成先入為主的觀念,要再去導正都很困難,如果能很快把事實說清楚,就沒有再炒作的空間,因此應該盡可能地即時發聲。

他也指出,當事實沒辦法馬上完整交代時,也要採取循序漸進,梯次披露進展情況,同時要規範有序,避免負面輿情再生,還要科學適度,維護政府的公信力。他認為,政府部門不需要為了某個特定人物或觀點去反駁,只要公正公布訊息,就可以用事實真相來平息輿論炒作。(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