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歷經上沖下洗三溫暖式的震撼格局,果然傳導至3月9日亞股的表現,受到對疫情憂慮情緒的升溫,再加上國際油價的崩跌,使得亞洲股市早上一開盤就呈現一片綠油油重挫的局面,再度陷入黑色星期一的陰霾。雖然兩岸股市也難逃這波的重傷害,惟相對日韓與港股,此次受創程度卻反而比較輕。
美股最近兩周呈現大幅度的波動,讓全球股市上了一堂驚魂記,不過,近來全球的疫情變化,卻似乎愈來愈嚴重,已引發憂慮情緒的升溫,同時國際油價減產協議破局,油價直直落,更讓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憂心,使得9日亞股一開盤,就面臨重挫格局。
資金轉向黃金與日圓
對兩岸投資人而言,這次受創的程度相對於日韓與港股,跌幅可說是較輕的一族,兩岸股市跌幅約有3%左右,不像日經跌幅逾5%,恆生跌幅緊追在後達4.2%,即使是南韓股市跌幅也有4.19%,都遠遠超過兩岸股市的跌幅。
在陸股大跌後,外資也出現逃命潮,據初步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持續流出,淨流出逾105.6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滬股通淨流出超69.04億元,深股通淨流出36.59億元。
此外,隨著市場避險情緒的高漲,黃金再次發揮避險資產的屬性。亞市早盤,現貨黃金一度漲至每盎司1703.1美元,創2012年12月以來新高。此外,美元對日圓大跌2.6%,最低至101.71,成為2016年10月以來新低。
中小創科技成長看好
對於陸股未來走勢,山西證券指出,大陸疫情已進入相對可控階段,在政策驅動下,經濟有望率先止穩回暖,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合理區間,短期有望維持強勢震盪,中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就市場風格而言,此輪行情受流動性邏輯主導,而短期創業板流動性開始出現收縮跡象,市場風格可能從中小創科技成長向新老基建的方向過渡。但從全年來看,科技成長仍是A股市場的主線行情。
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張憶東認為,短期內大陸A股和港股仍面臨「倒春寒」的調整壓力,警惕海外市場風險。就中期來說,大陸資產具有避風港的效應,A股和港股有望走出獨立行情。資金面上,陸股正積極吸引長期資金,中期有望實現投融資雙向擴容的良性循環,從而有利於長牛。
(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