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旺報-綜合報導

2020-03-25・旺報-綜合報導
感染初期病毒量多 專家籲採唾液

香港有醫學機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病患在染病初期,體內就已有大量病毒,容易造成廣泛的感染。該研究並建議現行的檢疫方法,應擴大為深喉唾液檢測,才能有效地找出處於潛伏期的患者。

由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專家及瑪麗醫院專家組成的醫學研究團隊,在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該團隊針對今年1月22日到2月12日被確診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發現患者在感染的第1周,體內就有大量病毒,不過不少個案初期症狀輕微、甚至完全沒有症狀。

該研究又發現,有3分之1的確診病患,其體內留存的病毒長達20多天。實驗將抽痰、驗尿以及糞便等檢驗方式進行比較,當中發現病毒抗體會在感染後7至10天才出現,因此在發病初期以抽血驗抗體的方法可能出現「假陰性」,而唾液則含有大量的病毒,研究團隊認為以唾液檢驗的成效最佳,建議推廣。

該研究也指出,年長的確診病患體內是平均值的10倍之多,治療方式必須因應病毒的特性,採用多種抗病毒藥物。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患初期症狀輕微到可能只有一點喉嚨痛或不明顯的感冒徵兆,民眾切勿認為因症狀不明顯,就一定不是新型冠狀病毒。

杜啟泓指出,與SARS不同,SARS的病毒數量在染病後第2個星期才達到高峰,而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在社區爆發的狀況普遍,原因就是一開始病人還未住院,體內病毒數量就已經很高。

杜啟泓表示,如果採取鼻咽檢查,會造成不適感,甚至可能會流鼻血,以前傳統取喉嚨標本化驗,會需要醫護近距離接觸病人。因此在採取這些標本時,會導致病人咳嗽、打噴嚏等。這樣會使得病人傳染病毒給醫護人員的風險大增。(記者/蔡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