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旺報-綜合報導

2020-04-27・旺報-綜合報導
雙語搏感情 廈門新規護閩南文化

廈門市人大近日通過並頒布《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提到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將推行普通話和閩南語的雙語廣播,鼓勵媒體開設閩南語節目,還要讓閩南語讀本進校園;此外,也向台灣招手,支持引進台灣閩南文化研究、創作、表演、傳統技藝、文化服務等方面的人才,按照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政策支持。

《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22日在廈門人大通過,將於6月1日起實施,當中提到,要設立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將閩南文化保護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畫,實行閩南文化保護名錄,保護對象包括閩南童謠、歌仔戲、布袋戲、保生大帝信俗、宋江陣等等。

《辦法》還指出,「市屬電視台、電台等媒體依照規定開設閩南話新聞播報、製作閩南話專題節目」、「本市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推行普通話、閩南話雙語播報制度」,並鼓勵各級學校將閩南文化列入課程、鼓勵開發閩南話學習軟體。

《辦法》也向台灣招手,「支持引進台灣地區閩南文化研究、創作、表演、傳統技藝、文化服務等方面的人才」,符合條件者可享受相應政策支持,還可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享受與廈門市民同等待遇。並鼓勵台灣文藝團隊到廈門做閩南文化演出,按規定給予相應扶持。

廈門大學台研院博士、集美大學講師陳曉曉受訪指出,廈門此舉對兩岸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因台灣的本省人多數來自漳州、泉州、廈門的閩南金三角,台灣與閩南文化有著密切聯繫,台灣的方言也是以閩南語和客語為主,廈門主打閩南文化,也是開展對台交流合作,樹立閩台、廈台一家親的理念。

陳曉曉表示,兩岸文化存在差異,但更要尋找共同性,對廈門來說,兩岸間可用閩南文化串聯,讓弘揚閩南文化成為「顯學」。

(特派員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