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疫讓國際關係的格局重新洗牌,在大國實力比拼、擁有的防疫資源相對失衡下,選邊站抑或是「抱團取暖」已成不得不選擇,以陸美為首的防疫聯盟的爭鬥也逐步檯面化。
陸疫苗試用 全球最快
這場由疫情掀起的角力戲碼,大陸可謂搶占先機。不同於美國,內部疫情日益和緩下,大陸搶先開始向各國輸出口罩、防護衣的大批援外醫療物資,在「雨露均霑」的攻勢下,全球至少有82個國家及世衛組織(WHO)、非洲聯盟等獲得援助。
其次,在疫苗成為終結新冠病毒的唯一有效方法的當下,大陸已經有3款疫苗研發時程進入2期臨床試驗,而按照大陸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說法,相關疫苗最快9月就可投入緊急試用,時程堪稱全球最快。
挾帶大批醫療物資及疫苗研發時程快速優勢下,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中東國家都選擇擁抱北京陣營,更不用說始終力挺大陸的非洲聯盟各國;而這些國家除了可獲得源源不絕的防疫物資,疫情後更可望獲得北京進一步的經濟合作。
陸美對抗加劇 台灣災難
而從大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公司與沙烏地阿拉伯簽一筆總額約2.65億美元的病毒檢測合作協議,幫助沙國建立6個病毒檢測實驗室,足可印證上述說法。
對比大陸防疫聯盟,美國從川普總統、國務卿蓬佩奧,各地州長到共和、民主黨兩黨國會議員,幾乎炮口一致對準北京,在向來親美的小老弟澳洲總理莫里森擔任「側翼」下,主打向北京索賠,成了華府防疫聯盟的主要戰術。
「疫」國各自加入陸美聯盟,又對抗加劇,同一聯盟對其他聯盟封鎖或課關稅,這是一場比氣長的冷戰,對大陸而言,大不了回到改革開放前,自力更生,但美國等習於揮霍資源的國家恐難以持久,對台灣這種外向經濟體,更是災難。(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