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官方開始討論「十四五」規畫攸關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大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撰文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利用人口流動的內需成長效應與數位科技產生的產業賦能,並深耕教育、研發創新等領域,未來更加開放的大國可期。他也看好大陸未來的技術創新驅動,「十四五」關注重點會集中在具戰略意義的新興科技與新基建。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5G、自動駕駛等數位經濟領域與前沿科技領域融資與日俱增。據央視財經報導,今年以來自駕行業逆勢出現多起大額融資案。依照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統計資料顯示,第1季大陸國內外自動駕駛企業融資總金額超過35億美元、年增34.1%。
自動駕駛 融資大爆發
另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的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大陸有融資資訊的自動駕駛相關企業超過70家,融資金額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
尤其科技讓金融更普惠,也讓大陸金融科技在全球處於領先。據近期英國權威智庫發布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指數顯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再升1位,僅次紐約和倫敦首次躋身全球前3。
在看待以「十四五」作為藍圖的大陸宏觀經濟規畫上,盤和林表示,雙循環是對當前大陸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提示,認為內循環要說騰飛可能有點誇大,但一定會對大陸經濟發展提供更持續,更可靠動力,藉由打通大陸國內生產、交易、分配、消費,實現經濟規模增長,同時不斷完善法律體制面的不足,進一步啟動市場活力、激發消費熱情。
缺核心技術 被卡脖子
據網易引述盤和林文章指出,內循環的關鍵是提高內需,但實現手段更多還是靠科技,在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間,大陸發展會更注重科技力量,並點出核心科技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距離,如今在很多領域被外國卡脖子就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探索技術的企業家與鼓勵的環境土壤。
此外,他也提醒經濟發展專案擁有國家政策支持,國企發力是必要的,但更應注意到民營企業的力量,回首改革開放40年,每次民營經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