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杰在4日舉辦的「美國大選後的美中兩岸關係座談會」表示,兩岸關係還是希望由兩岸中國人來決定,如果讓外國人決定,受傷者還是中國人,尤其兩隻大象(美中)在鬥,台灣因較弱小,將會受傷最慘重。倪永杰指出,大陸雖公開講兩岸要融合發展、和平發展,但同時也作精實鬥爭的準備,當然這是針對台獨勢力以及外國勢力的干涉,對台政策雙軌推進。當前形勢下,大選後,兩岸改善關係也好、作避險也好,都要有最聰明的選擇。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指出,從大陸來講,對這次美國大選沒有孤注一擲,並沒有比較青睞拜登勝出,這與台灣的了解有所偏差,無論誰勝出,大陸都有準備。即便川普勝,對美國制度化治理方面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不見得對大陸而言是一件壞事,也可能帶來一個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一個機遇期。
美國政治將總右傾化
反過來看兩岸關係,張登及指出,有些人看川普連任對台灣是利多,但這個利多可以延續多久,由於川普的決策高度不確定,台灣還是要作好各方面的預案準備,包括是不是能夠至少恢復兩岸功能性及民間團體的交流,作為一個穩定兩岸關係的鋪墊,還是非常重要。
張登及指出,選後,美國政治更進一步走向分裂模式,第二個趨勢總右傾化、總保守化,美國政治的長期趨向,對外政策可能更不穩定,加上川普決策風格用不可預期性謀求最大利益,這種情況與過去美國多邊主義很不相同,這種情況下,美中結構性競爭不容易改變,還有加強趨勢。
需要觀察,若川普連任,新的內閣組成,哪一種人較多,貿易派可能比較穩定;政略派如國務卿龐佩奧繼續在位,變數就更多。國際情況也很重要,比如要觀察RCEP如何簽,會不會受到美國阻力;南海各方準則要怎樣進行推動;中日韓的貿易關係,尤其中日關係的緩和要朝什麼方向走;特別是大陸與歐盟關係,最近一段時間在談的中歐經貿協議,會不會受到影響,這些方面主要掌握變數都在大陸,台灣著力不多,但一定會反饋到台灣決策及兩岸關係。
中美對抗可能加劇
法委員陳以信也認為,若川普政權延續,中美對抗關係可能加劇,台灣勢必成為中間最重要因素之一,這種發展脈絡跟之前不一樣,有好有壞,壞的是台灣避不掉,過去台灣也曾希望要脫離美中關係影響,去單獨建立與美國的關係,甚至發展兩岸單獨的和平關係,這樣的事情在未來不容易去達成。
陳以信指出,未來北京跟台美之間關係,若川普連任,至少未來4年很難回到從前,兩岸關係勢必會有第三者,會有華府在裡面,在這種情況下,北京怎麼面對是比較大的變數。他解釋,因為華府政策選擇有限、台北政策選擇更有限,反而北京的政策選擇比較有不同可能性,在未來兩岸關係被美中關係綁緊緊之下,兩岸關係發展好壞都有可能,台灣能動性比較低。
台小心被擦槍走火
倪永杰指出,選後改善兩岸關係,雙方都要有作為。對蔡英文來說,她要心誠則靈,釋出善意,這可以檢驗,可以從容易地做起,至少營造一些氣氛,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保障陸生、陸配在台灣權益,這可以做得到的,且不違背民進黨的基本政策。兩岸還要避免「被擦槍走火」,兩岸軍事上有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但大陸、台灣對擦槍走火的意願都不高。另外一種狀況就是「被擦槍走火」,台灣需要避免,雙方不要誤判。
他指出,兩岸目前沒有溝通管道,一但發生重大緊急事件,不知如何處理,是不是雙方在海峽兩岸軍事上面搞一些行為準則,有些事情官方不能做,民進黨當局可能不能做、不敢作、不想做,可以允許雙方民間來做,可以把《反滲透法》、國安五法,這些綠色恐怖事情放寬,讓兩岸智庫先行溝通交流。只要有善意、有誠意,有很多辦法,最重要的是內心的選擇。
就美對台軍售情事,陳以信表示,他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得知,美對台軍售模式在轉變當中,過去是台灣定期對美軍購,現在變成美國不定期軍售,過去台灣主動提出需求,現在變成美方主動釋出覺得你有需要,現在這種狀況台灣也不能去拒絕,會有合理主張。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認為,北京反對(美對台軍售)越大聲,美方賣得越多越高興,局勢在變。他強調,看到兩岸關係被美中係緊緊綁住之後,對台好壞之間端賴現在領導人政治選擇,無法太多預測。
(記者/葉文義、陳柏廷、許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