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旺報-綜合報導

2020-12-17・旺報-綜合報導
兩岸解悶局 操之在己非外力

年度漢字點出困境 直面問題開創契機

大陸官方對台機構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長楊明杰提到,有媒體選出兩岸年度漢字為「悶」(指《旺報》舉辦的兩岸漢字節)。楊說,今年兩岸關係呈現出「悶」的特點,他提出三點建議走出「悶」局面:首先,不能將兩岸關係發展繫於外力,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解決;第二,台灣問題不是簡單的拖,而是直面總目標,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第三,兩岸民意十分重要,但要客觀看待。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北京舉行。中評社報導,楊明杰說,今年尋找兩岸關係年度字,有媒體提出「悶」字,兩岸確實有些悶:一個悶是疫情帶來的,防疫措施給兩岸交流帶來一些限制,可以理解;另一個悶,是台灣當局有意製造人為障礙,蠻橫施政干擾兩岸各方面交流,用一把牢鎖鎖住心,造成台灣同胞心靈無處安放,感到在全球化的新潮流中,台灣有可能成為新的全球化孤兒。
對於兩岸如何走出悶,楊明杰建議,第一,一談兩岸關係,總是傾向找一個外部因素和環境,但目前外部環境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大陸的影響力、塑造力在增強。區域中一體化進程還在推進;最大的外部因素為美國。如果把兩岸問題理解為僅依靠外力就能給雙邊帶來什麼,不如靠我們自己。
第二,如果美國是兩岸最大的變量,這個變量無論如何調整,對台灣就是三種結局:戰略消耗、必要時的拋棄、引爆台海問題。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取自人民網)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取自人民網)

台灣課題 不宜再迴避

他說,既然這三種結局都不是台灣想要的,還是要靠我們自己解決問題。台灣問題不是簡單的拖、等待,而是應該直面未來,直面總目標就是統一和民族復興。過程當中如何進行協商,構畫台灣方案,是兩岸智庫面臨的共同課題。

民意焦慮 智庫應疏導

他續稱,第三,現在談到兩岸關係時常常談到民意。民意十分重要,但是要客觀全面看待。台灣民意主張「獨立」的並不占多數,更多是對統一進程的焦慮。大陸民意確實對兩岸關係前景的憂慮上升,這主要是台灣當局和「台獨」勢力作為而起,也是由於外部勢力介入程度加大而起。兩岸智庫還是要盡所能影響、疏導民意,真正理解民意。(記者林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