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5月20日就職2周年的同時,中美貿易談判也傳出捷報,雙方達成共識,不再交火。根據協議,中方將在未來15年估計從美國進口約24兆美元的商品,此舉不僅可以滿足中方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也將開啟更多的貿易機會,對逐本求利的台商而言,除了不再受困於中美貿易戰火的干擾外,也有機會在這塊龐大的貿易肥肉大餅中,發掘更多的商機。
中美爆發貿易戰後,台商也是惴惴不安,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台灣經大陸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比例,占總出口2至3成。一旦中美戰火升溫,對台灣電子消費、電子、機械加工和紡織四大產業,都會受到極大影響。如今雙方達成協議,暫時可讓台商喘一口氣。
台灣四大產業免遭殃
這次中美雙方能達成協議,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中方將大量進口美國產品。美方最在意的是雙方龐大的貿易逆差,如今中方允諾大量進口美國商品,不但對美國有面子,也讓中方贏了裡子。根據估計,未來15年,中方預計將進口24兆美元商品。
從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來看,未來雙方的貿易總額有機會再創新高。因為,這次中方將大量進口美國商品,在出口不變之下,進口增加便意味著兩國貿易總額也將水漲船高,更顯示雙方緊密的貿易夥伴關係。
專家剖析,這次的協議對雙方而言是雙贏,一方面,美國農產品與能源有機會擴大對陸出口,對中方來說,也非全然不利,除了享受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外,也有機會在頁岩氣有進一步的合作空間。
中美合作可造福百姓
其實,美方這次發起貿易戰,最關心的兩項話題是服務貿易的開放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有關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留待雙方再一次的磋商,這次中方允諾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同意推動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
對於這次協議的達成,有人認為是對美方的讓步,尤其是答應在大量進口美國產品一事。前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代表龍永圖20日指出,中國計畫增加從美國進口並不是貿易磋商的讓步,而是新階段中國對外經貿政策必要調整的反映。
龍永圖在出席「第4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表示,這項作法符合中國老百姓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對高品質消費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的趨勢。(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