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7・旺報-綜合報導

2018-06-17・旺報-綜合報導
川金會後 美朝談判長期化

川金會是否能為半島和平帶來曙光?韓國外國語大學授孔裕植(Yoosik Kong)認為,川金會後的三種可能性:談判成功、失敗以外,最有可能是談判的長期化,美朝都企圖利益極大化,南韓希望凸顯仲介者的角色,陸日俄則企圖在談判過程中增加影響力與籌碼,這也是繼10年前六方會談後再度上演各國「同床異夢」的續集;若失敗,過去10年來的各國對峙格局恐怕會繼續下去。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政大日本研究學位學程6月16日舉行「十九大後的中國外交、大國戰略與兩岸關係」研討會,邀請台日韓學者出席。
孔裕植回顧,東北亞問題是後冷戰時期後的合縱連橫,當時中日、中美、俄韓、中韓建交,孤立北韓,北韓於是開始發展核武,1994年金日成的死亡是轉捩點。

 

5月24日,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二號坑道爆破場景。(新華社)
5月24日,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二號坑道爆破場景。(新華社)

接著是2003到2007年的六方會談,會談失敗,孔裕植形容這是一場「同床異夢」的結果:美國要北韓無條件放棄核武;北韓想被承認為擁核國家、與美建交,獲得美國經援;大陸與俄羅斯則希望半島非核化,並希望美國在朝鮮半島內減少影響力;南韓在當時想成為仲介角色卻無能為力;日本則是想解決日人被綁架問題。

但在六方會談失敗後又過10年,東亞局勢出現了變化:在北韓,繼位的金正恩前幾年追求政權鞏固,並想走改革開放路線;習近平則與周邊有薩德、釣島、南海爭議;美國在川普當選後,把中國看成競爭者;南韓因文在寅當選,繼承陽光政策,對北韓的政策也大轉變。

孔裕植提到,目前川金會後協議內容「雷聲大雨點小」,各方仍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他認為,無論如何,川普會是贏家,掌握東亞地區主導權,陸、俄則在警惕美國主導東亞格局。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則認為,六方會談與10年後的川金會,兩者仍有其差異,前者是只涉及北韓無核化問題,要一個國家(北韓)接受大家的共識;這次則是兩階段,除了北韓的無核化,還有北韓的開放談判;他認為,川金會後,接下來會有雙邊、三邊、四邊等會談不斷進行,處理各種不同層次問題,最後才有可能再出現六方會談。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