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7月3日出席《天下雜誌》37周年「美麗台灣行」發表會,致詞強調「政府歡迎中國大陸的觀光客來台旅遊」,未如以往慣稱「中國」,包含當天的政院新聞稿、他的臉書專頁也都稱「中國大陸」。有陸媒關切,賴揆改變稱呼,是否意味民進黨調整當前面對大陸的態度,抑或是為了吸引陸客、拉抬經濟,助力年底選情?
賴清德3日致詞時稱,觀光拓展方向要多元,「我們非常歡迎中國大陸的觀光客來台灣旅遊,不管是團客或自由行、住飯店或民宿,我們都非常歡迎」。政院新聞稿引述賴揆致詞內容,他稱目前來台旅客,每年超過1千萬人次,東北亞、東南亞、歐美及中國大陸各約占1/4,「未來應提升人次,並維持適當比例,使觀光產業持續發展。」
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
關於賴揆提到對岸的稱呼,去年10月,藍委王育敏曾在立院質詢,賴清德慣稱對岸為「中國」而非「中國大陸」,是否隱含「一邊一國」概念?賴揆回應「這是對他們的尊重」,「我也曾經稱對岸為中國大陸,這就是稱呼對方而已」。當時王育敏也問賴清德,有綠委提議公文裡的「中國大陸」改為「中國」,他是否贊同?賴答「我們尊重各單位的文書使用」。
賴清德之前在立院答詢時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今年4月15日他曾表示,「務實」包含三方面、六個具體工作內容;先前在立院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是應立委質詢,不在自己的施政報告內容。當晚行政院也透過新聞稿解釋,在兩岸政策上,政府的立場一致,就是「維持現狀」。
政院表示沒特別意思
陸媒也觀察到3日活動上賴清德對大陸稱呼的改變。除了關注民進黨是否改變兩岸議題態勢,也推測此舉是否想拉抬經濟,爭取年底選舉選民支持。多維、環球網均提到此面向,連環球網都以「賴清德真的變了嗎?」進行報導。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回應《旺報》時表示,賴院長不管是稱「中國大陸」還是「大陸」,都只是一個習慣的講法,指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徐國勇表示,賴院長以前講話統統都有提過,也曾講「大陸」、有時講「中國大陸」、有時講「中國」,「這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