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8・旺報-專題報導

2018-07-28・旺報-專題報導
第三波融陸潮 正洶湧

台商台幹到台青 道盡兩岸經濟消長現實

編者按-
在大陸惠台31條發布後,台胞掀起融陸潮,是台胞到大陸的第三次大潮;民進黨則搬出新一波鎖台潮反制。本報以專題報導方式,為讀者解析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1990年代,台商在上海搭計程車,被司機熱情地問「大爺,您是來投資的吧?」2010年以後,台灣人上了計程車,被問「先生,您是來觀光的吧!」最近幾年,司機改問「小夥子,你是來找工作的吧」,在《惠台31條》催化下,近期願意提早到大陸就學、生活的越來越多,扣除掉來去匆匆的觀光客,從台商、台幹到台青、台生,大陸儼然迎來第三波台胞的「融陸」潮。

計程車司機的簡短問候,即便只是台商圈流傳的段子,卻也道出了兩岸經濟情勢的消長現實。台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1990年就到東莞發展,他回憶當時的情景,可謂「要什麼沒什麼」,連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柴米油鹽,都是從台灣帶過去,治安也不佳,早年都住在工廠宿舍,不敢在外租房子。

到大陸求學的台生不斷增加,畢業後在當地就業的人數也增多。圖為台籍醫師與護士交流。(新華社資料照片)
到大陸求學的台生不斷增加,畢業後在當地就業的人數也增多。圖為台籍醫師與護士交流。(新華社資料照片)

台客赴陸 再創新高

不過隨著大陸經濟發展起來,張漢文說,到後來,越來越多台商願攜家帶眷一起到大陸生活,如東莞台商子女學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就是顯例。政治因素也不再影響台商經營,最關鍵的還是經濟,他指出,早期台商以製造業為主,善用大陸勞動力優勢,然而這幾年內陸省分都發展起來,到沿海省市打工不再是唯一選項,導致大陸勞動力成本上升,甚至衍生缺工問題,這都讓台商遭遇嚴峻挑戰,無疑也是赴陸投資比例減少的一個重要背景。

製表:陳君碩
製表:陳君碩

新兩岸族 趨勢明顯

一位楊姓資深導遊指出,台灣遊客赴大陸旅遊,在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以及北京奧運後,開始顯著成長,從2009年的165萬多人,2011年一下子攀升到284萬多人,之後逐年攀升,2017年更達到390萬人,再創新高,這當中有越來越多不是純觀光,而是到大陸就業或求學。

畢業於政大東亞所碩士的許晉銘,2013年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近五年來,他發現來自台灣的學弟妹們越來越多;在《惠台31條》公布後,他認為這無疑會鼓勵更多台青提早到大陸求學、生活。

據他了解,以北京大學為例,今年的台生報考人數約莫是去年的1.6倍,且明顯成為趨勢;他分析,求學完是實習,實習以後就是就業,這形成一個有系統、接地氣的方式,促進兩岸融合,而這群從台生、台幹,變成台商的「新兩岸族」,也可以把更多資訊帶回台灣,未來將扮演融合兩岸的重要橋梁角色。(記者陳君碩)http://鎖台第三波 舊調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