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20年的大陸水終於來了!透過兩岸合作由大陸福建省引水到金門,8月5日早上正式舉辦兩岸通水典禮,陸方典禮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出席現場,福建省官方更在典禮前一天,開放兩岸媒體直擊典禮現場與泵站中控室等單位,並透過專人介紹大陸在控制引水到金門的水質安全與輸水穩定性等安排,進而啟動「兩岸共飲一江水」的新里程碑。
走進典禮會場,除了看到來往整理會場、測試機器、確認流程的人潮外,也響起「愛拚才會贏」的音樂響聲,更拉近兩岸民眾的心,並帶領兩岸媒體參訪會場周邊,走到一旁湖邊,了解引水金門的水源地「龍湖水庫」。
福建省水利開發投資公司副總朱金良表示,龍湖水庫的總蓄水量多達405萬立方公尺,透過導入水庫的水流到泵站,再送往陸地與海底管線,長達27.56公里一路到達金門的受水池。經過測試每天可輸出的水量達到3.6萬噸且未達上限,相對於金門目前每日需求約1萬多噸的水量而言還有剩餘。
朱金良指出,水庫庫面還設有一條溝渠,主要是進一步確保水質,讓包含工業汙染或帶酸性的初下雨水不能流進來。他說加上龍湖水庫的上游是來自於泉州的山美水庫,福建省在維護水庫的水質與生態保護上出力很多,才能從源頭確保水質的優化。
雖然說得輕鬆,但實際上工程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問題,朱金良舉例說,台灣講法是供水契約、大陸說的是供水合約,在商業討論上就花了3年。雙方簽約後從2015年10月大陸段率先開工,首先完成陸地管線,直到2017年11月才把海底管道鋪設到金門上岸點,貫通總長16.052公里的海底管道,並在今年5月由雙方聯合測試,確定具備通水條件。
朱金良更指出,其實從大陸輸水到金門,由於地形因素沒辦法自己流動,因此泵站主廠房設有三台水泵,專門用來把水加壓送往金門,且在整體引水作業上,透過自動控制系統運作並隨時監控如電流、流量、水壓等數據,一旦有問題也會隨時發出警報。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