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10周年的日子,大陸媒體紛紛回顧這10年來大陸的變化。新華社發組圖,指出中國體育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天更藍了,水更綠了,一份自信從容的國民心態正逐漸長為參天大樹,體育基因正融入每個中國人生活中。《環球時報》稱,今天的中國有了更多把握主動性,中國的國家命運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裡。
德國之聲則認為,在過去10年,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在數位支付、互聯網經濟等一些領域,甚至傲視全球;伴隨著經濟實力提升,在世界的話語權明顯增加,在國際舞台上也表現得越發強勢。
京奧開幕 全民健身日
新華社說,北京奧運這10年,中國已從一個初識奧運舉辦門道的學習者,成長為推動和引領奧林匹克改革的踐行者,8月8日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也成為中國的全民健身日,全國經常參加運動的總人數近4億,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接近9成;10年前,中國的馬拉松賽數量一雙手都數得過來,今天已經多得數不清;對普通中國人而言,一份從容自信的心態也在10年間悄然形成;這10年逐漸成長起來的,還有文化自信。
天災試煉 聚更大能量
《環時》指出,2008年初華南經歷罕見的冰凍災害,拉薩發生震動世界的打砸搶燒事件,5月12日則發生奪去約7萬人生命的汶川大地震;A股從上一年10月的6124點一直跌到1664點,成為最嚴重的股災,但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進一步成長起來,招來的風雨也聚集了更大能量。
《環時》稱,2018年中國不僅早已是第2大經濟體,而且是世界上兩個GDP達10兆美元以上的國家之一,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今天的高鐵網四通八達,而10年前連京滬高鐵都還沒有;今天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世界第一,經過調整之後的經濟結構更加健康;非常確定的是,今天的中國有了更多把握這一軌跡的主動性,國家命運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裡。(記者林永富)
旺報觀點-北京奧運洗禮 大陸脫胎換骨
1908年倫敦奧運會向當時滿清政府發出邀請函,當時中國人幾乎對奧運會一無所知;而那些深知「體力即國力」的人發出三問:中國何時能派人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夠派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夠舉辦奧運會?100年後的北京奧運會,這三問得到全部解答。
當張藝謀執導的「捲軸」在北京鳥巢體育場掀起表演節目簾幕時,不僅北京,不僅中國,全世界都在注視著這場總花費420億美元的「史上最貴」奧運會。美國著名學者哈利.哈定說,那一天他嘴巴張了4個小時沒有合攏,這樣的綜合實力,一般國家想展現也展現不出來。
北京曾在1990年舉辦了亞運會,當時的北京城一到下班時間,從各個地方湧出來的是腳踏車海,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更沒有高鐵。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展現出的中國文化內涵,以及新的高科技結合表演節目,都令全世界睜大眼睛看。
10年過去,全大陸現在遍布的公路、鐵路網,以及每年都在增加的高鐵網絡,帶動這個過去曾經是「貧窮」代名詞的國家,以每年數千萬人的速度迅速脫貧;並且經濟成長領先全世界,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存底飛躍成長。過去弱窮的中國已經富且強,北京奧運會凝聚的民心及其形成的內化作用,功不可沒。
縱使2008年初的急凍氣候、5月的汶川大地震,以及奧運後橫掃全世界的金融危機,都沒有讓大陸倒下,反而是中國人因奧運會的舉辦而更加自信,向世界敞開懷抱的態度更加明確。
10年來,大陸國力的提升、實力的增長、心態的變化、經驗的增加,這都是經歷北京奧運之後的收穫。(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