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當北京成功申辦奧運後,作為北京申奧團陳述人的何振梁說出了上述這番話。十年前,北京奧運讓每位中國民眾有機會親身參與到這項人類最盛大的體育聚會當中。
奧運會帶給中國的不只是一場運動會,而是一場潛移默化下社會認知的變遷,它帶給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深刻改變,此後的10年間仍在悄然進行。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從2009年起,每年8月8日成為「全民健身日」。由此帶動的全民健身熱潮,到3億人上冰雪,馬拉松遍地開花……運動健身與大眾生活發生積極的「化學反應」,也開啟著體育強國的路程。
目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口已近4億,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接近9成。
劉翔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預賽退賽,「唯金牌論」甚囂塵上,引發對體育體制的討論。8年後的里約奧運會,洪荒少女傅園慧意外走紅,運動員作為一個活靈活現、有個性有血肉的人,獎牌成色乃至排名,真的就是決定性因素?成王敗寇式的「唯金牌論」日漸式微,大部分人開始拋棄對金牌的迷戀,越來越懂得欣賞比賽,能坦然為運動員的失敗,甚至對手的勝利鼓掌。誰都不能成為「常勝將軍」,體育也逐漸回歸其本來面目,這一切源於「日益增長的自信、自強」。
北京奧運已成功舉辦10年,不論林丹、姚明、郎平,還是導演張藝謀,還和10年前一樣,為了理想和責任奔忙和付出。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