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旺報-外電報導

2018-09-07・旺報-外電報導
陸版肥咖追稅 台商憂回台再課

查稅風暴台商難倖免 兩岸缺乏機制 恐雙重課稅

大陸查稅連出重拳,9月被稱「陸版肥咖法案」的CRS(海外金融帳戶共同申報準則)首度與其他國家地區交換稅務資訊,將讓大陸稅務機關掌握稅務居民的境外資產收入,若無法說明清楚巨額資金來源,可能因此補繳大額所得稅。除首當其衝的大陸富豪之外,由於過去台商也喜歡把收入資產放在香港等海外第三地避稅,又或將部分台幹薪資選在香港發放,也恐被列入這波追稅的風險清單中。

實際據財務顧問透露,早在之前陸版肥咖法案剛出來時,將大批資產放在海外的部分台商就已在探聽虛實,只是從轉移成本考量來看,不是誰都能走掉,尤其未來隨著大陸CRS資訊交換地區更多,單純「搬家搬錢」避稅的空間幾乎不存在。

在陸台高管 也有疑慮

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瑩說:「這個問題必須嚴肅看待」,無論是CRS或反避稅條款,該協會也安排富蘭克林公司幫台商同業針對近期稅法變革做說明,好讓大家了解因應。

對於大陸追稅新制一波波,吳家瑩認為只能尊重大陸稅法,既已開廠做生意,有賺錢繳稅也是天經地義,但台商擔憂的稅務問題還有另一塊,就是錢該如何匯回台灣。他說全球都在進行CRS稅務資訊交換,但兩岸卻因政治因素缺乏這個機制,讓台商老闆擔心大陸繳完稅回台不被承認,又再課一次稅,甚至部分在陸企上班的台籍高管也存有疑慮。

香港深水灣區居住的多是大陸超級富豪。圖為從太平山頂俯瞰香港維多利亞港。(新華社資料照片)
香港深水灣區居住的多是大陸超級富豪。圖為從太平山頂俯瞰香港維多利亞港。(新華社資料照片)

設空殼公司 無濟於事

在反避稅部分,大陸8月31日拍板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新增反避稅條款,將個人行為也納入反避稅體系,稅務機關有權將不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視為避稅行為進行調整補稅。過去最常見透過BVI公司(英屬維京群島)設立空殼公司,刻意不分配利潤給個人假裝沒收入。

吳家瑩說,由於大陸個稅法細節尚未出爐,台商就這塊還靜觀其變,希望能看到更完整的細則。他也觀察許多避稅天堂成立的公司如BVI等,包含大陸香港現在都不承認,這種避稅天堂手法未來沒有空間。

而就大陸境內來說,也有台商私底下說,明年起由稅務機關統一徵收的社保費也是擔心的一點,除了恐墊高台商成本,加上各省規範不統一,有所落差時更可能釀成台商轉移。(記者吳泓勳)

旺報觀點-全球織追稅網 企業應正視成本負擔

近7、8年從美國肥咖法案(FATCA)開出第一槍後,再到OECD國家合作下的CRS(共同申報準則)引發陸版與台版肥咖法案,在在凸顯出「全球合作追稅」大勢所趨。尤其這張全球追稅網在CRS影響力持續擴大下,對個人或企業避稅空間只會逐漸收攏,讓過去透過國與國之間訊息不對稱,占便宜、閃稅負的機會愈來越小,可見的未來恐怕已經難以存續。

除非極少數的高資產人士,還可能砸大錢、聘專家,藉遊走灰色地帶方式巧妙閃避。否則無論個人或企業,看待繳稅的態度似乎已到轉捩點,恐怕無法只想著閃避,因為已快避無可避。反過來具體正視稅務必然帶來的成本負擔,列為企業經營考量因素之一,才能避免躲稅失敗被補稅甚至引來刑責。

舉例來說,鼓勵研發幾乎是各國必然政策之一,而相對應也常是稅負上的減免與優惠,雖然台商當然要先考慮自身負擔與企業屬性,但類似這種一邊強化企業競爭力,同時減少企業未來成本負擔的方式,加上大陸積極鼓勵台商轉型升級,或是台商經營策略更多需思考的方向。

但就台商而言比較無奈的是,即便在大陸奉公守法,但因雙邊沒有兩岸租稅協議、CRS交換稅務資訊上也沒有進展,讓台商在兩岸進出時,勢必得受累於兩岸政治急凍因素,走在稅務不確定風險的鋼索上。

另大陸稅務急速變革也帶來過渡時期不穩,這部分台商也屢屢期待盡速穩定,例如擔心明年社保費改由稅務機關徵收、甚至大陸加速立法的房地產稅制,會否對台商個人房產、工廠廠房帶來影響,都是在陸台商關注焦點。(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