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典接受採訪時指出,金融危機爆發10年以來,各國紛紛調整經濟內生結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但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刺激性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的背景下,各國紛紛陷入高債務和低增長的兩難處境。
發達國家 量化寬鬆
劉典分析,許多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採取大規模使用非常規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如量化寬鬆政策,通過中央銀行大量買入公司債務,修復企業資產負債表進而改善企業運營狀況,希望通過擴大政府投資、減少稅收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但後果卻是各國支付能力不斷下降,「債務懸崖」的風險加大。
與此同時,大陸經濟同樣面臨下行壓力,但仍持續高速增長,劉典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大陸經濟從供給側入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出產業政策,培育經濟新業態,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入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通過改革出現了功能轉換升級的局面。
陸擴消費 拉動投資
此外,大陸推動城鎮化,也是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良好機遇。劉典指出,城鎮化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人力成本,通過改善文化生活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高端技術性人才,進而實現創新發展能力的顯著提升,也有助於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生產和收入水準,以潛移默化的手段擴大消費、拉動投資,釋放更大的內需潛力。
(特派員陳君碩/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