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中的「新經濟」正面臨一波拋售潮,作為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企業的小米(01810-HK),8日盤中創下13.54元(港元,下同)的上市新低價,收盤13.58元,相較17元的IPO發行價已跌去20.12%。再看到港股股王騰訊(00700-HK),雖然已連續近20個交易日回購自家股票,但騰訊股價在8日跌破300元大關,收在299.00元,創下近15個月新低。彭博資料顯示,上周作空港股的比例升至29個月新高,遭作空的股票中,新興產業股票是重災區。
作為港股新經濟代表的騰訊,今年2月一度上衝到476.6元,總市值超過4.5兆,還一度超越阿里巴巴及臉書(FB),成為全球第5大市值公司。但「高處不勝寒」,2018年第1季後,騰訊面臨越來越多爭議。公眾質疑這家「投行化」的公司失去創新能力,在版號停發的寒冬下,最為重要的現金牛業務遊戲變現空間亦有限。
騰訊仍有下探空間
騰訊第2季財報顯示,單季淨利出現13年來首次年增率下滑。以遊戲來看,騰訊手遊營收年增19%、季減19%至176億元人民幣;端遊營收年減5%、季減8%至129億元人民幣。業績的頹勢也反映在最近的股價上,截至8日收盤,騰訊股價自今年高點下跌超過37%。
為扭轉業務疲態,大陸國慶日前一天,騰訊宣布調整內部架構,正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在新的業績增長點上發力。不過,這些消息都未能讓分析師對騰訊股價的未來走勢給出樂觀的預測。券商人士認為,站在機構的角度,騰訊的業務走向目前和老對手阿里巴巴相比還有差距,因此,即便是股價已經跌破300元,仍有下探空間。
小米破底後市堪憂
不僅騰訊落難,小米的窘境也不惶多讓。在3個月之前,7月10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上市慶功宴上承諾,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1倍。相比發行價小米已經跌去超過兩成,儘管上市後公布的半年報亮眼,但小米距離雷軍承諾的股價翻倍,似乎越來越遠了。
市場一直爭議小米到底該按照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企業的標準來估值。另外,智慧手機的增長高峰期已經過去,2018年全球出貨量的下滑已經是必然趨勢,小米所倚重的重要市場之一,印度等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大幅下滑,都是小米股價破底的原因。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