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由於正逢陸美貿易戰方酣,因而引發聯想。但台灣學者指出,這場博覽會早在陸美貿易戰前就已經規畫,是為了彰顯某種平衡貿易的努力以及開放市場的決心,加上大陸消費市場廣大,透過這樣的博覽會,也是因應大國崛起的趨勢下,希望把「進口優質化」,挑選出更適合的商品。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向《旺報》分析,這場國際進口博覽會很早就規畫了,表示在大陸某種程度有平衡貿易的努力,相較於幾十年前就有的「廣交會」是以出口商品為導向,現在則是以進口商品為目的。
陳德昇指出,這樣的平台除了能致力大陸與各國的平衡貿易,也能藉此機會跟全球市場進一步互動,畢竟大陸消費市場廣大、具潛力,促進進口貿易可以提振個別國家經濟發展。他認為,這樣的博覽會不會只辦一屆,而是藉此平台,在理論、策略與實務上改善經濟結構,以及避免國際貿易爭端,且在陸美貿易戰當下的時間點,也能有回應的效果。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聶建中接受《旺報》採訪時認為,這樣的博覽會有點像世博會的味道,但主要是想讓大陸的「進口優質化」,大陸藉此買到所需的高品質商品,並與各業者建立關係。且即便當前陸美貿易戰,也能做一些「技術性的抗衡」,例如做出部分進口移轉,部分商品不再買美國貨,讓量減少或是優質化。
至於近期人民幣貶值,被認為有利出口,是否與進口博覽會的大動作採購相斥?聶建中指這是兩件事。他表示,大陸也不敢讓人民幣貶破7,怕會引起美方不滿,加上期中選舉前這麼做,美國總統川普必然會有動作;至於進口博覽會,則是陸方把本來就要進口商品的量做一個媒合或移轉,去買更高品質或更需要的商品,不意味會造成經濟損失。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