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風從大陸中央吹向地方,各省市地方台辦如何調整,顯然各有千秋。這波地方機構改革,賦予各省市更多自主權之餘,連帶讓地方對台政策更加靈活;換言之,中央台辦「指導棋」角色不變下,地方台辦機構「因地調整」後,更能「各顯神通」,反而讓對台政策更接地氣,也更能打進台胞「心坎」裡。
在中央黨政機構改革逐步完善的同時,各省市機構改革在今年5月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召開的「中共深改委第二次會議」的助推下,也吹響號角。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山東、福建在內26各省市已公布方案,其中各省市地方台辦如何調整,可謂牽動各界眼光。
從當前曝光方案來看,地方台辦調整不外乎「組建台港澳辦」、「併入統戰部門」,以及「保留台辦」等三種模式;福建這次新設「福建省委台港澳辦公室」就屬第一類。
各省市方案對如何調整「台辦」角色雖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賦予各省市對地方台辦的定位,更多自主權,直接帶來的效果是,對台政策與工作更能發揮「先行先試」優點。
如果拿下棋來比喻,中央台辦就像是「帥」棋,扮演的是「指導」的工作,而地方台辦則像是「車馬炮」,在符合「上下貫通」大原則下,若能分進出擊,反而更能發揮「小兵立大功」之效;反之,則會導致對台工作相對僵化。
其實,最佳的例子即屬「惠台政策」。在大陸中央惠台31條發出後,並未硬性規定各省市照單全收,反而讓各省市考量各地台胞需求,出台各地相應的惠台措施,不只造就近一年惠台政策「百花齊放」的盛況,更能真正打進台胞心坎。
至於這股地方台辦的機構改革風,是否會回吹中央,眼下不宜過度推論;畢竟地方台辦隸屬地方省委、政府管轄,相應調整屬地方權責,但中央台辦與港澳僑辦合併涉及的政治層面太廣,甚至是中央對台方針的調整,短時間恐須從長計議。(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