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旺報-綜合報導

2018-11-08・旺報-綜合報導
解兩岸僵局 首尋族群文化連結

學者:以「積極變動」應對「消極不變」

馬英九基金會7日舉行「馬習會三周年政策研討會」,廣邀藍綠學者為當前兩岸僵局尋找解方與出路。該如何再創「馬習會」這樣突破僵局的峰會,蔡總統任內是否可能有「蔡習會」?文大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認為,兩岸如果能在「族群文化」方面取得連結,峰會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記者潘維庭攝)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記者潘維庭攝)

趙建民在研討會上分析,對北京而言,兩岸關係的維護,乃是建立在兩個基本核心信念之上,一個是政治基礎,一個是族群文化認同,在政治問題難以取得進展之際,應以族群文化領域架構支撐。他舉例,蔡政府必須改變政治文件中「只有台灣、不見中華民國」的習慣,也不宜過分強調台灣人的族群特殊性,以便取得族群文化方面的連結。

三層次 凝聚台灣共識

淡江陸研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直指,局勢上台灣接下來會有「大變」,因為難以判斷2020年可能的領導人的跡象。但不管誰上台,都要面臨到底什麼才是「台灣共識」,因為我們內部沒有共識。

淡江大學陸研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記者潘維庭攝)
淡江大學陸研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記者潘維庭攝)

趙春山認為,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國家認同上「確定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至於在國際上什麼名稱能參與就用什麼名稱;其次文化認同上要建立「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第三在民族認同上,則如同故總統蔣經國所說「我是中國人,我也是台灣人」。

美利堅大學亞洲研究理事會主席趙全勝則指出,兩岸問題應以「積極變動」來應對「消極不變」,目前有四個消極不變造成衝突因素:大陸持續成長、川普政府對陸遏制、蔡政府去中國化、大陸反獨促統,這些都可能引起陸美或兩岸間衝突。因此在大的利益上,台灣自己藍綠營至少要有「防止戰爭」的共識,陸美之間,川普與習近平月底也要在G20見面討論貿易戰問題,「兩岸是否也能出現像兩韓文金會的情況?」

新三不 馬不排斥統一

前總統馬英九則認為,要維持兩岸現狀,就不能拒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彼此是「相合則旺,相離則盪,相反則傷」,並依據憲法精神思考兩岸未來,目前應以「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的原則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現狀,對台灣才是最佳選擇。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