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股市積弱不振,基金行業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中小規模基金公司的生存也越發艱難。在弱市行情下,據估算,規模200億(人民幣,下同)可算是基金的「生存線」,目前約有4成左右的基金公司收入不足以覆蓋成本。
深圳一家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一家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一年的基礎開支大約為4000萬到5000萬元。「因為固收和貨幣與權益的管理費差異較大,按照目前綜合比例來計算,權益、固收加貨幣,也就是說,一個公募基金差不多需要150億至200億的規模才能打平。」
「現在很多基金公司都是幾千萬、幾個億的規模;一家固定成本4000萬是必要的,低於100億的債券型產品、低於50億的股票型產品,再加上考慮到佣金的因素,也就是說,這些產品要達到150億至200億,基金公司才能盈虧平衡。」上海一位公募基金部門負責人表示。
Wind統計顯示,目前可統計的129家基金公司中,資產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有75家,200億以下的有54家,占比約為41.8%。換言之,簡單按照200億這個「生存線」進行估算,約有4成的基金公司收入不足以覆蓋成本。
另外,Wind統計顯示,2016年至今,共有18家基金公司成立,2017年以來,共有7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分別是凱石基金、博道基金、國融基金、東方阿爾法、煦智遠基金、恒越基金和弘毅遠方基金。
2016年以來成立的基金公司可謂「生不逢時」,一成立便遭遇市場低潮,A股處於不斷下跌之中。在2016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註冊資本金大多為1億元,比如中航基金、凱石基金、匯安基金、格林基金等。事實上,除了渤海匯金資管,註冊資本金均小於或等於2億元。
「本來熊市就不好發行新產品,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投資和研發能力、業績都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市場驗證,很難得到投資人認可。這方面馬太效應越來越強,對小基金公司壓力越來越大。」業內人士指出。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北京一位資深基金經理指出,同樣是成立3年左右的次新基金公司,該基金公司由於特色化業務和投研能力非常突出,很快便贏得機構特別是城商行的認可。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