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下稱人行)正式屆滿70周年,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中,人行共歷經12位行長,從草創初期的動盪及金融體系的建構擘畫,加上歷年來各種金融危機的考驗,人行一路走來不僅達成了大陸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的目標,更為大陸經濟騰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央行之一。
事實上,早在中共建政之前,人行就已經在1948年12月1日於石家莊宣告成立,當時由負責陝甘寧邊區財政表現卓著的南漢宸出任首任行長,他上任第一天,就正式宣布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大陸的法定貨幣──第一批50元面值的中國人民銀行券(人民幣)。
打下金融體系堅實基礎
人行剛成立的頭幾年,內外金融環境動盪不安,曾有國外媒體預言,「共產黨在軍事上、政治上是勝利了,但是財經工作上的困難是無法克服的。」不過,人行在成立之後,除了先設法成立人行各區分行、支行,並逐步建立各專業銀行,如農民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加上農村信用社,為架構大陸完整的金融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1960年代的「大躍進」和19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兩大運動,一度對大陸的金融業造成重大衝擊,導致大陸國民經濟失調和信貸失控的情況相當嚴重,當時連續兩任的人行行長胡立教及陳希愈,分別確立「堅持發展經濟,保障貨幣供給」的方針,同時統一人行的會計清算制度,這才讓當時風雨飄搖的金融市場、民生經濟轉危為安。
另外,胡立教應該是大陸第一位、也是唯一會「炒金」、「炒房」的人行行長,在他不到兩年的任期內,他以低價大量購買黃金,當黃金上漲時再以高價賣出,其次,他還用外匯在香港投資房地產市場,結果,這兩項在當時堪稱創舉的動作,為國家大賺了一筆,也成了胡立教引以為豪之事。
擊退索羅斯 一戰成名
人行除了對內除弊興利外,對外的實戰經驗也在1999年的金融危機一戰成名。當時的人行行長戴相龍才上任不久,亞洲金融危機便猝不及防地發生。隨著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挾帶狙擊英鎊、泰銖的餘威,轉而襲擊港幣。當時與索羅斯正面交鋒的雖是香港特區政府,但在背後為港府撐腰的卻是人行。
據了解,當時人行已經打定主意不計代價守住港幣,最後也的確讓索羅斯敗陣退走,這一役不僅成功打響人行在國際間的名號,也成為人行在後來面對國際空頭屢次襲擊人民幣時的最佳教材,人行在各國央行間的影響力也因此越來越大。
朱鎔基、周小川 帶人行超前改革
大陸人行成立70周年,在歷任人行行長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非朱鎔基與周小川莫屬,前者創下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身分兼任行長首例,後者則是史上任期最長的行長,同時更是大陸開放金融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人物。
1993年7月5日至7日,朱鎔基首次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人行行長身分於大陸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亮相,為整頓金融秩序,提出「約法三章」,一,立即停止和認真清理一切違章拆借,已違章拆出的資金要限期收回;二,任何金融機構不得變相提高存貸款利率,不准用提高利率搞「儲蓄大戰」、不得向貸款對象收回扣;三,銀行要與自己興辦的各種經濟實體徹底脫鉤。
他也力排眾議將各大證券公司從各大商業銀行分離出來,一舉消除「銀證合一」的弊病,並取消人民幣和大陸物價雙軌制,實現匯率併軌。
周小川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提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構想,震驚國際金融界,他提出創造一個超脫於任何一國經濟狀況和利益的國際貨幣,發展「超主權儲備貨幣」,以克服「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從2007年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到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入籃」,促使人民幣向世界各個角落蔓延。
(記者/梁世煌、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