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媒「中國台灣網」3日刊出一篇特約作者且十的評論文章,題為「蔡英文的兩岸題,答錯了!」指蔡英文在新年談話中用「四個必須」論述其兩岸立場、編織「三道網」來阻擋兩岸地方交流,表現出堅定的台獨立場、僵硬的兩岸政策和為兩岸交流設障的決心,用意是靠近「獨派」取暖。
評論認為,蔡英文的新年講話,首先是講給「獨派」聽的。民進黨在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慘敗,「獨派」掀起一片「倒蔡」之聲,要蔡英文放棄2020年連任的呼聲四起,民進黨黨內最大的派系新潮流也準備棄她而去。這時要保住基本盤,就必須靠近「獨派」取暖。蔡英文這篇講話,既是自身「台獨」立場的本能反應,又是精於算計的回歸「獨派」的敲門磚。
講給美國聽 換取支持
二是講給美國聽的。這次選舉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一舉奪下大半縣市,台灣民眾要求民進黨檢討兩岸政策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陸美關係出現重大變化的今天,美國需要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配合打「台灣牌」,當然不希望民進黨改變兩岸政策。
選前,美國積極介入選舉、支持民進黨,選後又多方安撫,為蔡英文民進黨當局撐腰,就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不顧大陸強烈反對,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把台灣納入印太戰略,重申美國對台安全承諾、支持定期對台軍售。「蔡英文當然要給主子表忠心啦。」
壓縮藍縣市 奪話語權
三是講給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長聽的。蔡英文明白,在她剩下的一年多執政時間裡,藍營執政縣市及白色力量執政的台北市,將壓迫她的兩岸政策,限縮她的施政空間。這次講話就是要奪回島內兩岸關係的話語權,防止被地方邊緣化。
四是宣示兩岸政策將是2020年選舉的主軸。蔡英文知道要爭取民進黨內2020連任提名,離不開「獨派」的支持,離不開美國的加持。這樣,她也失去了調整兩岸政策、改善兩岸關係的空間。而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民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爭取連任這條路就走不通了。
評論認為,蔡英文手中剩下的牌,只能是用「統獨」操弄族群對立,用「國安」「主權」「尊嚴」來鼓惑人心。所以,在兩岸關係上設障,阻止藍營縣市與大陸交流,使國民黨不能從兩岸關係改善中得分,才是蔡英文下步兩岸政策的真面目。(特派員藍孝威)
旺報觀點-政治爭議難解 先聚同民族文化
新年伊始,兩岸領導人就上演激烈交鋒,層峰過招結束,陸委會與國台辦再來第二回合,但雙方毫無交集,反而讓本來就存在的政治矛盾更加激化。其實在政治分歧短時間難解之際,兩岸更需要強化的是民族與文化連結,多去體會文化的中國、歷史的中國、民族的中國,也只有先從民族文化認同培養起,才能重新累積兩岸的互信。
習近平的對台講話,讓兩岸再度陷入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這類「標籤化」詞語的爭論,過去雙方保留的最後模糊和台階,也盡乎攤牌,蔡英文明確拒絕九二共識,不再玩九二會談歷史事實、九二共同認知的文字遊戲,國台辦也在隱忍了兩年多後,首次點名批評蔡英文在搞「赤裸裸的兩國論」。
標籤化的詞語,容易讓雙方各說各話,但兩岸關係的剪不斷理還亂,絕不僅僅只有這些政治詞彙,尤其在雙方高層隔空激烈交鋒到成了國際新聞時,反而更應該冷靜下來,另尋兩岸在其他層面的交集。
習近平在2日的談話,多次提到中國人,還用了許多台灣人小時候作業簿封底的「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可以看出習要展現的溫情和善意。習曾說過兩岸要「聚同化異」,在當前不容易化異時,至少可以先聚同。
兩岸缺乏互信,主要就是因為欠缺民族和文化認同,然而書法、古裝劇、傳統節日,這些都是文化的中國、歷史的中國,也都是因為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所以可產生共鳴。在雙方為政治標籤爭執不下時,反而更應該沉澱下來,去加強民族文化認同,正視兩岸千絲萬縷的連結。(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