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最近就中美科技創新進行評比,直指中國擁有兩大競爭優勢,第一是規模(包括人力、經費及市場),第二是政府扶植。無論是科研人才規模、科研投入資金、專利申請數量、論文發表數量等面向,中國的競爭力開始威脅到美國,中國正在圖謀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該專文指出中國在諸多領域正在或即將成為全球創新領先者,包括基因工程、量子計算與通訊、電動車、大數據、人工智慧、5G通訊等。雖然美國極力圍堵指標科技中企,但中國擁有巨大市場,仍可以讓進入商業化的科技創新獲得可觀回報。
大陸對研發的投入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大陸科技部的資料顯示,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支出占GDP比重預計為2.15%。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418萬人,居世界第一。大陸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近日表示,2018年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連發3篇文章肯定中國在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這項研究對全球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平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在30個全球關注的技術中,中國占據23個全球第一,美國拿下7席。而在鈣鈦礦、基因編輯、薄膜太陽能、免疫療法等代表全球科研尖端的10大領域中,中國占據7項冠軍;其中薄膜太陽能已上升為中國政府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此外,在中國2014至2016年發表的論文中,作為引用數較多的優秀論文比例達到10.9%。雖然低於美國的15.1%,但高於日本的8.5%。
英國《金融時報》則注意到了中國技術專利的增加。報導分析顯示,中國是去年唯一一個其企業在美國獲得技術專利數量增加的國家。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也顯示,2018年,為中國企業工作的發明者獲得了1萬2589項美國專利,比上年成長了12%,是10年前1223項的10倍。(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