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支付寶2017年發布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在大陸1.7億的90後中,超過4500萬人開通「螞蟻花唄」(一款可於支付寶使用的消費信貸產品),並接近4成的90後用戶將花唄設為支付首選,且開通小額免密功能,人數超過1000萬。
長期研究消費文化的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曉程認為,在西方消費文化和國內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年輕人表現出超前消費、重視個人快感和體驗等消費文化新特徵,那就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現在擁有」。
僅61%人保持按時還款
但對於過快成長的消費慾望、魚目混珠的借貸產品、不合理的營運手段仍需給予更多關注,因為在「超前消費」這件事上,需要做控管的不僅是借貸平台,還包括每一位消費者。
經由「花唄」、「借唄」、「白條」等方式的超前消費,只是當下諸多消費觀念中的一種,而大學生群體則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艾瑞諮詢發布的《2018大學生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大學生日常可支配金額為每月1405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非必要支出達593元,主要用於個人社交娛樂、零食飲料、鞋帽服飾以及保養彩妝等;在超前消費意識強大下,有50.7%的大學生使用分期付款產品。
就在年輕人為了好看的皮囊不斷刷新消費額度的同時,按時履約的能力卻在下滑。2017年,支付寶發布《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指出,99%的90後能按時還款。但在2019年1月,騰訊發布的《2018微信還款年度帳單》中,只有61%的人保持按時還款的習慣。
資訊轟炸 誤染經濟鴉片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教師、執業律師葉竹盛則將金融公司借網路強力放送借貸平台的行為,比為誘使年輕人沾染超前消費的「經濟鴉片」。他表示,根據「資訊瀑布效應」同類資訊轟炸的結果,會導致受眾非理性地接受這個資訊,作出非理性的決定。雖法律並無明確禁止,但從社會責任上,片面鼓勵沒有償債能力的年輕人借貸,是存在商業倫理問題。
但在劉曉程眼中,超前消費本身只是一種消費形式,並非只是受到廣告、公關、傳媒的影響,反而是和社會的物質層、制度層、觀念層息息相關。他說,一些消費陷阱出現,正是物質層沒有合適的消費產品,制度層缺乏有效的監管,而個人又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做出能力以外的盲目追逐,再加上外面世界鼓吹「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切」的錯誤觀念等,綜合影響所導致。
至於如何規避風險,劉曉程認為,社會應該給年輕群體創造更多消費升級的條件,並透過教育、告知的方式,講清楚超前消費的類型、邊界、以及過度消費可能產生的後果,讓年輕人能夠在滿足生存、服務發展與合理享受之間,找到個人消費體驗上的理性平衡。(記者孫曜樟)
小靈通-超前消費
指脫離自己收入水準和能力的盲目消費行為,以消費高檔次商品、名牌為特點,一種不顧生產發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寡做不理性的攀比,不計後果的消費方式,在整體經濟上造成虛假社會需求,妨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對消費行為作科學引導。
產生超前消費的原因,首先是已開發國家費方式所帶來的國際示範;其次為宏觀管理失控,消費基金膨脹和對勞動者消費引導失誤;最後是跟大陸富裕階層引起的「國內示範效應」相關。(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