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8・旺報-專題報導

2019-02-28・旺報-專題報導
美無法改變中國 就與之競爭

趙穗生:川普執政 中美不致變敵人 也不可能冷戰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美中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趙穗生表示,美國現在對於大陸的態度是,「我了解不了解(你)不重要,我是要跟你競爭」;至於中美之間是否已進入新冷戰,以及雙方是否為敵人,趙穗生則說,在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時期的中美不可能成為敵人,也不會進入冷戰。

由《中國時報》與中國文化大學全球運籌與戰略中心主辦,台灣公益研究會與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的「時事論壇: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的影響」2月28日在台北舉行。《中國時報》社長王丰、中國文化大學全球運籌與戰略中心主任暨教授、全球兩岸社會企業家學院院長趙忠傑等人與會。

2月28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美中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趙穗生在台北談中美台三方經濟、戰略情勢。(本報系記者郭吉銓攝)
2月28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美中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趙穗生在台北談中美台三方經濟、戰略情勢。(本報系記者郭吉銓攝)

中美建交 三因素驅動

趙穗生表示,從歷史來看,大陸與美國建交時有三個因素去驅動,分別為地緣政治、經濟上的因素與意識形態因素。美方的想法是,想要改變大陸、改變地緣政治,最後創造一個大市場,大陸在意識形態上相近後不會與美方發生價值觀衝突;而陸方想利用美國的資金與市場達到富國強兵,將經濟發展起來。

「但是美國很失望,中國這些年沒有按照美國的這套思路改變,習又很強調中國道路」,趙穗生說,所謂的中國模式讓大陸經濟發展起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又讓西方這些年出現很多問題。現在美國開始認為,不要改變大陸了,因為也改變不了,現在則是要與大陸在經濟與戰略上競爭。

中美協議 或徒有形式

中美競爭下去是否代表冷戰已經開始?趙穗生說,中美之間不可能是天然的夥伴關係,更不可能是天然的盟友,但是中美之間不一定要成為敵人。在川普時期也不可能成為敵人,因為他是位商人,沒有全面的戰略頭腦,他是一位交易型的領袖,他只要能夠找到能做成交易的事情就會滿意,「川普怎麼能夠用個全面戰略性的遏制中國戰略?在川普任期不可能有冷戰」。

對於中美貿易戰,趙穗生認為,在短期內中美會達成一個協議,但對此協議能否改變中美貿易赤字與貿易不平衡存有很大疑問。

趙穗生說,以川普商人頭腦來看,美國經濟穩定最重要的因素是中美貿易戰,在這種情況下川普可能不顧實質內容,而是要一個形式。這樣一來美國期望的目標不一定達得到。

川普不可信任 台灣不要選邊站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美中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趙穗生表示,台灣對美國總統川普不要抱任何幻想,因為他的個性是朝三暮四的,總是先說了再想,想完以後又改變。台灣的利益是把對美與對陸關係搞好,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針對中美台關係,趙穗生指出,對美國而言,對台政策是一貫的(on course),從1979年開始美國對台灣民間保持很好的關係,但現狀不能改變,沒有官方關係。對大陸而言,處理問題要有耐心(patient),若失去耐心可能會犯很大錯誤;台灣則不要產生大的變化(no surprise),他說,蔡英文總統面臨的壓力很多,據他觀察,蔡能做的事情還是有限,並認為蔡與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沒有很大的差別。

2016年12月2日,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電話。(總統府提供)
2016年12月2日,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電話。(總統府提供)

趙穗生說,川普不可相信,他並舉例川蔡熱線後,許多人看好美台關係,但是一個月後,川普又跟大陸說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翻臉不認人。台灣作為政治實體是相對弱的地方,需要在兩邊求生存,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大陸與美國是大魚,若兩方打起來,小魚就會成為犧牲品,台灣最好不要選邊站。

趙穗生說,台灣最大的優勢是民主制度,這在美國社會當中是非常大的資產,儘管大陸認為這不重要,但對美國而言十分重要,大陸民眾對台灣有羨慕之處,也在於台灣有自由的發言權,台灣在此政治上的資產不能丟失。在經濟上,台灣則不能太依賴大陸,雖然台灣跟大陸在經濟上已經不能分開,但需要在經濟上找到自身的比較優勢,要有自身的立足點。

(記者/呂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