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旺報-綜合報導

2019-03-15・旺報-綜合報導
減稅降費 放水養魚總有收網時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兩會期間提出《2019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從改革角度分析,這是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大陸改革者,不得不對大陸國務院體系推出的經濟維穩政策進行妥協。原先旨在理順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關係的財稅體制改革,暫時先擺一旁,為了應對經濟下滑風險,財稅改革被引向減輕企業負擔,刺激經濟增長。

《報告》指出「減稅降費」對於之前隨著財稅改革和徵收機制改革,被廣泛暴露的企業大量瞞報、漏繳社保費用的違法行為,不僅沒有依法處置,反而以行政命令要求穩定現行徵繳方式,不得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大陸財政為此將不得不拿出將近2兆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用以補貼中小民企。

穩定就業成為大陸刺激經濟增長的重點,圖為3月2日,青海省舉行大型招聘會。(中新社)
穩定就業成為大陸刺激經濟增長的重點,圖為3月2日,青海省舉行大型招聘會。(中新社)

在大陸企業和學術界,有人將這種妥協與退讓視為某種軟弱象徵;或者認為習近平不得不延緩改革,意味著民間資本「反抗」成功,甚至呼籲,民企要的不是「優惠」而是平等。從大陸應對經濟風險手段可以看到,一方面給民企減稅,另一方面要求國企增加上繳利潤,降低公共產品售價;一方面迴避高達3兆元的民企瞞報、漏繳社保的違法行為,反為其降低社保費率,另一方面則要求國企將資金更多地畫入社保基金,等等「不平等」情況同樣十分嚴重。

不應忽視的是,《報告》正式文件毫不避諱將「減稅降費」及改革的退讓與暫停,形容是「放水養魚」,北京當局自詡為「養魚人」。這種政治上的潛台詞意味著,面對經濟下行風險,中共作出的僅僅是暫時性妥協,一旦危機結束,何時「收網」猶未可知。自以為是蛟龍攪海,卻不知人家是在「放水養魚」。這也許正是大陸經濟對於大陸企業家心態與格局的考驗。(記者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