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5・旺報-綜合報導

2019-04-05・旺報-綜合報導
人幣國際化 2030年將成第三大貨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暴露出極大缺陷,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紛紛提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張。目前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不斷增強,根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30年前後,中國經濟規模有望達到全球第一,屆時人民幣將成為與美元、歐元功能相同的第三大國際貨幣。

該報告是由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師李建軍、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甄峰、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崔西強共同具名發表。

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已開始嘗試分步驟同時推進資本專案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開放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並允許外資以人民幣形式投資大陸資本市場;同時鼓勵內外資企業以人民幣形式相互投資,允許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以人民幣形式上市和發債;人民幣和日圓、澳元可直接兌換。人民幣走向全面可兌換的路線圖日益清晰。

雖然,隨著大陸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不斷增強,在貿易結算、離岸市場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仍要正視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仍然有限,與主要國際貨幣還有很大差距。

依據上述專家所使用的模型推估,在假定「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和人民幣全面開放」等條件下,人民幣啟動全方位國際化,5年內人民幣國際債券年度發行額保守估計將達到5000億元的規模,5年內在國際儲備占比達到3%左右,2030年可達到10%以上的占比。

未來的人民幣國際使用將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量,將有數兆人民幣充當國際儲備、貿易結算、計價清算等功能。在2030年前後,中國經濟規模有望達到全球第一,屆時將在科技進步、地緣政治穩定、文化交流和諧的基礎上,人民幣廣泛進入包括企業和家庭在內的國外非居民資產負債表,成為與美元、歐元功能相同的第三大國際貨幣。(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