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0・旺報-綜合報導

2019-04-20・旺報-綜合報導
擺脫緊箍咒 台盼自提統一方案

讓台灣維持分而不離、偏又能安

「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20日在湖北武漢舉行,兩制台灣方案成為熱議主題。與會的台灣學者指出,台灣未必要全盤接受大陸的兩制台灣方案,也可提出自己期待的方式,若大陸能提出讓台灣「分而不離,偏又能安」的方案,或許台灣會接受;學者認為,統獨不全然是二元對立,統一對台灣不是新的緊箍咒,而是一種擴大與超越,只有調整心態看待國家統一,才更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過程。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20日表示,「兩岸要和平,國家要統一,民族要復興」是他幾十年來的一貫立場;他認為,大陸對台政策目標從鄧小平至今數十年也都沒變過,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他認為,大陸推進兩岸交流有「三個有利於」,即兩岸交流必須有利於融合發展、融合發展必須有利於和平統一、和平統一必須有利於民族復興。

兩岸統一 是擴大與超越

趙春山說,兩制台灣方案是大陸提出的,台灣也可提出自己的統一方案,就像1990年代台灣提出《國統綱領》;他不諱言,多數台灣人沒法接受兩制方案,若台灣能自己提出一個,透過民主協商討論,還是可以商量。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指出,有些台灣人認為台灣被規範在大陸的兩制方案下,其實不是這樣,這只是大陸的方案之一;他認為,統一對台灣不全然是單向,也不是新的緊箍咒,而是增加自我實現,是一種擴大與超越;從「天下」的角度思考兩制,也會發現統中有獨、獨中有統,就像子女長大組成家庭不與爸媽一起生活,但不需要脫離血緣關係,統獨不是必然對立,而是比例分配。

循序漸進 從共利到共融

成功大學兩岸與華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志杰指出,兩岸現狀是分而不離、偏而不安,若大陸能提一個讓台灣「分而不離,偏又能安」的方式,或許台灣人能夠接受;他在書面論文提到,陸方不應放棄認真處理現階段「中華民國政府」依然在台灣存在的客觀事實,須思考如何在大陸內部以自己方便的方式,在兩岸觸及統一議題前,給予當前台灣當局本身及其所使用的旗歌等政治符號,一個符合客觀事實的法律定位;他強調,各方唯有循序漸進、戒急戒驕、由下而上,兩岸的連結才能從民生過渡到民族,從共利堆砌到共融。

(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