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4月底高調紀念五四運動百周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更將五四運動精神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連結起來。從五四百年後的30年則是新中國成立100周年,這是大陸躋身強國的關鍵時刻。未來30年內,如何妥善處理陸美間「老大/老二」的地位問題,將時刻拷問著北京當局。
近一年來與美國全面角力,大陸飽嘗「內外交迫」窘境,相信北京當局點滴在心頭。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在五四運動百年談話中,除寄語新時代青年奮發不懈,也特意將五四精神與其念茲在茲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連結起來。
2021年中共建黨100年,2049年是新中國成立百年;後者正是檢驗大陸真正崛起的重要時間點。
美方與經濟 2049雙重挑戰
不諱言,邁向2049的道路,外有老美威逼,內有經濟下行雙重挑戰,大陸如何一一「破關」順利達標,端視北京如何克服外交、政治及經濟改革「三座大山」。
「2049作為目標可行性還是很高的,重點是對內論述及對外陸美關係,必須有所調整。」大陸知名黨政學者鄧聿文認為,對內論述上,要轉變的是邁向2049強國之路意涵,達成強國目標不等同於要高舉「世界第一」的大旗。
鄧聿文強調,未來進一步要理順的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北京近年來搶占國際話語權,推動一帶一路等舉措,就是要改變二戰後以美為首的「遊戲規則」,這是華府不能容忍的;換言之,北京的陸美關係定位必然要有所轉向。
強國的目標 經濟是前提
未來30年大陸是否要重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外交路線。鄧聿文則稱,關鍵點還是要看如何去重新定義「韜光養晦」;不能再單純的把韜光養晦視為大陸示弱的象徵,而是要將其看作有助達成強國的目標,讓未來30年崛起過程走得比較順。
此外,鄧聿文直言,從某個角度看,進一步的政治改革已是未來30年無法迴避之事,但胡錦濤時期「九龍治水」的政治困境,對習近平影響甚大,政改幅度可能很難達到外界預期。
「老美更看重的是經濟改革」,鄧聿文建議,無論是著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是未來經濟穩定發展,大陸還是得真正走向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