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主演的《想見你》,創意主軸是:「穿越1998年和2019年的男女,找尋彼此的動人愛情故事。」該劇節奏是台劇一貫的慢熱,從第2集後才緩緩露出了故事的野心。
4個人的愛恨糾葛
倘若只看第1集,觀眾會認為《想見你》只是另一部癡男怨女式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已經論及婚嫁的男友因空難離世,要怎樣面對與摯愛死別、怎樣學會告別這一人生必修課。
直到號稱可以找到「世界上另一個我」APP的出現,劇情翻開奇幻的一頁:「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存在著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聯繫、但看起來一模一樣,同時卻擁有完全不同人生的人?」倘若真有「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是不同時空的我嗎?
帶著這樣的謎題,故事進入第2層空間:2個時空,4人之間的愛恨糾葛。在1998年與2019年之間穿越的介質,便是一部循環播放《Last Dance》的隨身聽,正如磁帶有著AB面,《想見你》也有2個時空:1998年的陳韻如與李子維,2019年的黃雨萱和王詮勝。
擺脫前世今年慣例
剝開層層迷霧,《想見你》用的其實是奇幻愛情劇的常用梗:「初次相遇也是重逢,男女主角擁有命定般緣分深重的羈絆。」只是《想見你》擺脫韓劇前世今年的慣例,用了更有科幻色彩的硬設定,把時間的輪迴設定為環狀化的世界觀。
1998年意外穿越到陳韻如身上的黃雨萱打動了李子維,於是李子維來到2011年的時空,以王詮勝的身分去愛黃雨萱,直到2019年的黃雨萱因放不下空難而亡的王詮勝,來到1998年的時空,構成了完整的閉合時間循環。
時空穿越的首要難題便是「祖父悖論」,亦即「歷史被改變,現在不復存在」。但莫比烏斯環(只有一個面和一條邊界的曲面,拓樸學結構)和克萊因瓶(無定向性的平面,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等兩種拓撲學模型可暫時跳出這一命題。
換言之,時空裡因果互相哺餵構成閉合的循環,如果想要打破宿命、無限循環的死結,就要在正確的時間找到正確的人。《想見你》以此做了一個偏感性的推演:扭曲過的時空裡可能存在著一個鏡像式的「自我」,即故事裡的「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正如陳韻如和黃雨萱、李子維和王詮勝。
台偶像劇不再只餵糖
浪漫的愛情故事最打動人,觀看《想見你》時的舒適感,不僅針對於創作本身,一定程度上也來自於類型心理積澱帶來的「既視感」。
《想見你》的成功有賴於一種數據庫式的創作,保留台灣偶像劇「純愛的感情模式、小清新與小確幸的風格」,例如1998年時空裡,李子維與陳韻如在鋼琴前的定格鏡頭,像是致敬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主角彈奏鋼琴「慢速去未來,快速回過去」的設定也有著共通之處。
當觀眾被劇情中那些不夠順滑、難以完美、讓人「不爽」的「毛邊」所刺痛,才發現台灣偶像劇不再只是一勺糖,還有粗鹽,在味覺的對比效應之下,它不再只是催眠的「奶嘴」,而是有了一絲本味。
有大陸觀眾評論,《想見你》某種意義上成為台灣偶像劇20年的「集大成」,打通自身轉型之路。作為類型的代表作,攜帶著這一類型的「集體記憶」,演繹偶像劇另一種正確打開方式。(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