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旺報-專題報導

2018-09-13・旺報-專題報導
謝春德創作天火 探問生命課題

以攝影、裝置、詩劇等複合形式展出 猶如劇場

今年不論是台灣或鄰近的日本都飽受水災、颱風、地震所苦,面對「災難之夏」的同時也讓人更思考著生死、自然、宇宙課題,台灣攝影藝術家謝春德,一次登山後休克瀕死的經驗,讓他開始《天火》的創作,藉由攝影、裝置、詩劇等複合式有如劇場般的展示,試圖讓觀者進入不同時空,探問生命的終極課題。

攝影藝術家謝春德。(本報系記者鄧博仁攝)
攝影藝術家謝春德。(本報系記者鄧博仁攝)

《天火》為謝春德「平行宇宙」系列的首部曲,是他自2002年便開始的創作計畫,以台灣「登山怪傑」,亦是謝春德登山導師的李小石,背著媽祖神像登上聖母峰的紀錄片作為展覽的序言,也紀念因攻尼泊爾洛子峰併發症去世的他。帶著諸多神話、宗教儀式性的視覺語言,謝春德在北師美術館打造了許多「空間中的空間」,一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影像便是大山、獵人,謝春德說:「像是跟著兩個獵人走入大山,走入桃花源,走入不同的時空。」

關注生命及宇宙存亡

結合音樂、投影,空間中的空間呈現出走在大山稜線上的風景,謝春德指出,在山上,帶著恐懼亦步亦趨,迎面卻有樹木像是拍在身上撫慰著你;空間中的修道院,謝春德腦中的畫面則是敦煌之路,以及一座希臘小島,他認為,透過修道院,看的是宇宙,卻也是內在的自我。

持續關注生命、宇宙的存在、消亡等議題,《天火》以詩作為展出的「腳本」逐步展開,謝春德嘆:「年輕時每年忙著一個接一個的展,到55歲後才開始這個計畫,因為發現自己當初想要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使命感還在。」

寫詩,是在九二一地震後開始,進到災區救災,發現自己「經常是睡在屍體旁而不知」,更讓謝春德期望以影像的力量來關注生命。

謝春德創作「天火」系列,表達人與宇宙間的關係。(本報系資料照片)
謝春德創作「天火」系列,表達人與宇宙間的關係。(本報系資料照片)

人類靠繁衍達到永生

謝春德《天火》中的攝影作品,展現的有台灣南湖大山上的澆奠,有阿美族死裡逃生的巫師,有西藏天湖中的氂牛與象徵自我的紙札人,也有被《離騷》、所觸動、創作的《兩個太陽》,甚至是男歡女愛的情欲橫流,他說:「人類生命是靠繁衍達到永生,也透過生死看見生命可能在不同時空的無所不在。」

因為此指生命本質,《天火》部分作品涉及裸露、暴力,北師美術館也特別指出此展覽12歲以下兒童須由家長或師長陪同參觀,對謝春德而言,這些亦是無常生命中的真實。

(記者/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