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心宣布明年高一新生,2022年後將面對「不只有選擇題」的大學入學考;其實,這只是回歸正軌,和陸、港大考試卷相比,台灣落後之多令人心驚!以香港而言,考法精緻繁複,國文、英文的聽說讀寫都是分節施測;大陸的考法沒有香港多元,但非選擇題占分也都超過一半。
台灣學測最被詬病就是非選題太少,以2018學測為例,社會、自然都是全選擇題,國英數三科非選題占分最高是數學,僅4成。香港的大學入學考稱為「文憑試」,考生通常會報考4個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教育),並從21個選修科目當中選考2至3科。因此香港考生全部考科大概6到7科,看起來跟台灣差不多;其實不然。
通識科試卷 需寫3千字
以中文為例,香港的聽、說、讀、寫是各自施測,因此總共要考4節課、5個小時。其中閱讀不只考選擇題,也有問答題、填表題、填充題;口說是5人一組面對2位考官,2018口試題目包括「哪個港鐵車站名稱更能呈現香港特色」、「如果一天變成27小時,你認為香港人生活會更好還是更壞」等,考生必須和其他考生共同討論15分鐘,全程錄影。香港以全英語教學聞名,英文考科當然更不含糊,同樣聽、說、讀、寫各自獨立施測,總共考4節課、將近6個小時。其中寫作又分短文及長文;聽力綜合了選擇、閱讀及短文寫作;口說是4個考生面對3個考官,又分成團體互動和個人回應。
但最考驗考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應該是通識教育科。這一門考科有兩張試卷,試卷一是資料回應題,試卷二是延伸回應題,總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以2017年的「資料回應題」為例,考了「香港少數族群」、「減貧對中國環境的影響」、「香港和新加坡的生活滿意度」等3大題,每一大題若想「答好答滿」要寫上兩三千字;試卷二「延伸回應題」是三選一,更包括「全球化工業與快時尚的關連」、「青年人選擇電子煙的因素」、「現代化傳統市場如何改善香港人的生活品質」等。
香港大考考得精,大陸大考考得多。大陸考生要考4科,包括國、英、數及綜合,其中文科綜合是歷史、地理加上政治思想,理科綜合是物理、化學及生物。國英數是主科,當然要有一定的難度。以2018年大陸高考全國卷為例,國文、英文(包括英聽)、綜合的非選擇題都占一半以上;數學是大陸強項,命題更不手軟,非選擇題占了將近2/3。
找回競爭力 台迎混合題型
台灣2022年起將面對「不只有選擇題」的大學入學考,這次改革是官方、教育團體和家長團體罕見的共識,原因無他,而是下一代的競爭力不能再蹉跎。
教改超過20年,廣設大學加上國高中教材簡化等,台灣的大學錄取率居高不下,考不上比考上還難!這幾年不少中段班以上的學生,只要有機會就想出國留學,就怕自己待在舒適圈太久,失去競爭力。
教材簡化,考法也跟著簡化,學測和指考「全選擇題」就是一例。有教師說,選擇題不是不好,但有侷限,命題者只好努力將考題「變形」;例如有些題目明明出成簡答題既直接又明快,出成選擇題反而題幹「落落長」,毫無效率,結果所有科目的考試都變成考閱讀能力,失去原意。
分析兩岸三地的大學入學考考卷形式,不難發現大陸和香港的大考比台灣更有鑑別度;尤其香港的大學入學考報名費是台灣10倍、試務人員是台灣6倍、考生僅是台灣的一半,就是為了慢工細活,細細篩出不到兩成的大學錄取率。
再以大陸高考數學卷為例,題量多、深度也夠,有台灣五六年級生都很熟悉的計算題、證明題、作圖題;事實也證明,考試有考,學生就會用心學,而不像台灣學生,選擇題寫久了,全是「印象派」,基本計算能力一落千丈。
過去台灣錯誤地以為「快樂學習」就是把考試變簡單,把學習過程中該下的笨功夫直接跳過,最後是犧牲好幾代人的基本知識和執行能力。
當然改成混合題型之後,遊戲規則也要訂定清楚、考試實務要有可操作性,這是根本前提;不過無論如何「不只有選擇題」只是讓台灣回到正軌,而這也是讓台灣競爭力追上鄰近地區的第一步。
(記者/簡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