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旺報-綜合報導

2019-02-12・旺報-綜合報導
青銅豬卣國寶 萌度不輸佩佩豬

豬形卣造型罕見 上博館首次亮相

▲商晚期豬卣。(取自公眾號@文物醫院)
▲商晚期豬卣。(取自公眾號@文物醫院)

近日《小豬佩奇》走紅,大陸網友熱議不斷,但說起能當上國寶的「豬」,萌程度可不輸給《小豬佩奇》。尤其是商代晚期的青銅豬卣,圓滾滾的身型顯得格外呆萌,用於盛酒的卣以豬為造型的非常少見,顯得尤為珍貴。

今年是農曆豬年,舉凡與豬相關的事物都能引起話題。日前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新年特展上,首次亮相的一件商代晚期青銅豬形卣成為主角,驚艷四座。用於盛酒的卣,盛行於商代跟西周時期,外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而豬的造型相當罕見。
這件商代晚期青銅豬形卣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上博專家從冶煉廠徵集到一件殘缺的豬形卣,經過多年的精心修復,結合傳統修復技術和3D打印科技,終於成為一件完整的青銅器。
此豬卣由兩個相背的豬首合為豐滿的器身,器蓋在發現時就已經缺失。其口部並非直立,而與器身為同一弧度,專家推測,器蓋與器身扣合後當為渾然一體。圓滾滾的身型,向上豎起的雙耳,向下略捲起的鼻子,上咧的嘴角,令這件器物顯得格外呆萌。胖乎乎的豬肚上,由婉轉流暢的羽狀紋勾勒的雲紋清晰可見。豬肚下的四個蹄足,看上去結實有力。

▲西周豬尊。(取自山西省文物局官網)
▲西周豬尊。(取自山西省文物局官網)

豬紋陶缽舉止生動

其實,和豬有關的文物有很多,它們或精美,或古樸,或寫實,或取意。對從事動物考古研究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中心副研究員呂鵬來說,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豬」,是一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相關的文物,
河姆渡遺址在距今7000至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有出土陶豬,陶缽上也有豬紋形象。呂鵬表示,結合對該遺址所進行的動物考古學研究,可以幫助了解家豬在馴化之初的生動故事。
動物考古學研究結果顯示河姆渡出土豬骨為家豬,陶豬形象和陶缽上的豬紋顯示家豬馴化的最初形態,腦袋較大、吻部突出、鬃毛明顯,保留著較多的野豬形態。在發掘現場,還發現有用小木樁圍成直徑約1公尺左右的圓圈或二圈交錯的套圈遺跡,專家推測與圈養家畜幼崽有關。
此外,第一期出土的一件稻穗豬紋陶缽上,有膘肥體壯的豬和穀粒飽滿的水稻圖像,生動地反映了原始農業與養豬的關係。

▲新石器河姆渡出土豬紋陶缽。(取自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河姆渡出土豬紋陶缽。(取自浙江省博物館)

玉豬龍影響龍文化

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袁靖看來,最特別的「豬」,首推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豬龍,屬於大約6000年前紅山文化。這件器物呈豬首蛇身,身體蜷曲環繞,但頭尾間留有空隙,玉豬龍的背部有供繫掛的穿孔,應是一種掛飾。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群中非常典型的器類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劉國祥指出,玉豬龍造型特徵明顯,比如頭部較大,雙耳豎起,雙目圓睜,吻部前噘,多數褶皺明顯;身體蜷曲如環,中部較大圓孔多自兩面對鑽而成,首尾相連或分開;頸部有1個自兩面對鑽而成的小圓孔,少數頸部有2個小圓孔。
紅山文化中期以後,旱作農業的發展和成熟助推了文明社會的誕生,但乾旱是困擾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祈雨、祈求農業生產的豐收成為紅山文化晚期宗教祭祀典禮的核心內涵。劉國祥認為,龍文化在遼西地

▲紅山文化玉豬龍。(中新社資料照片)
▲紅山文化玉豬龍。(中新社資料照片)

(記者/王曉鈴)

卣 小靈通
讀作「有」,是一種器皿,屬於中國古代酒器。具體出現時間未知,常見於商朝和西周時期。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類,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商代多橢圓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圓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製而有所變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鳥獸形卣。鳥獸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統稱為鳥獸形卣,有作鴟鴞(音「吃消」,貓頭鷹一類的鳥)形,或作虎吃人形等等。(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