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旺報-綜合報導

2019-02-19・旺報-綜合報導
兩岸徵文獎 民間交流晴雨表

今年邁入第九屆 18日在北京評選出得獎作品

由《旺報》、鳳凰網主辦的第九屆兩岸徵文獎,18日在北京由兩岸專家評選出得獎作品。台灣組首獎由〈一條上海友人送給母親的棉褲〉奪得,大陸組由〈這些年 我們被騙來台灣〉一文獲首獎。評審之一的鳳凰網總編輯鄒明表示,徵文作品反映兩岸民間交流的晴雨表,台灣作家楊渡認為,文章中看到兩岸年輕世代因誤解而後理解,感受到新世代的新希望和新的可能。

兩岸徵文獎今年邁入第九屆,18日在北京舉行評選,評審包括《旺報》總主筆戎撫天、副總主筆陳琴富、作家楊渡、浙江大學法學教授王冠璽、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鳳凰網副總編輯李小鳴、大陸青年作家李壯、海峽之聲副台長郭虹斌、海峽之聲軍事節目總監楊濤。

陸生直言抵台後的焦慮

歷經一下午的評選,台灣組與大陸組分別選出一位首獎及三位佳作。台灣組首獎為〈一條上海友人送給母親的棉褲〉,該文生動描述在上海的母親,因收到鄰居家一位節儉的幫傭贈送的一條棉褲而感動,認為這是「細膩的、深厚的、扎實的溫暖」。

大陸組首獎則由〈這些年 我們被騙來台灣〉一文獲得,該文作者為一名在台灣讀四年大學的陸生,他直言大陸新媒體對台灣的資訊過於片面、美好,造成很多「幻象」,讓他到台灣後產生焦慮感,他認為「台灣的童話裡不僅有香軟的草莓杯子蛋糕,也有潛藏在玫瑰中帶刺的荊棘」。

鳳凰網總編輯鄒明表示,兩岸徵文獎是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品牌,中間歷經了政治變化,能堅持9年不中斷並不容易。

兩岸大學生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海峽青年節上交流。(新華社資料照片)
兩岸大學生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海峽青年節上交流。(新華社資料照片)

透過視角互換了解彼此

台灣作家楊渡認為,兩邊的社會變遷,透過文章可慢慢觀察到彼此,年輕世代的互動也反映兩岸的真實情況;大陸青年作家李壯表示,透過「視角互換」發現彼此的差異並增進理解,很有意思。

台灣組的佳作作品為〈虛空鳥跡藏 七月五台山〉、〈那一夜 兩岸學生聽相聲〉、〈便捷的北京 焦慮的世代〉;大陸組的佳作作品為〈欲自強必先自愛〉、〈我用淘寶 習慣台灣的慢〉以及〈來到台灣 我開始寫繁體字〉。

(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