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13・旺報-綜合報導
陸嚴審P2P 備案登記時間表倒數

平台數年減5成 未來推轉型與清退

大陸為提高P2P網貸平台監管,要求各平台完成備案登記,眾多平台備案工作雖在進行,但正式文件仍未宣布,讓這些P2P平台同時面臨生存、盈利雙重壓力。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營運平台數量已下降至914家,相比去年同期的1872家,銳減51.18%超過一半。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監管重心應該是推動平台的轉型與清退,結合行政和市場化雙重手段,把P2P平台數量降下來,為後續的備案實質啟動創造條件。

大陸要求P2P網貸平台完成備案登記。圖為網際網路金融博覽會。(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要求P2P網貸平台完成備案登記。圖為網際網路金融博覽會。(新華社資料照片)

地方監管行動不一致

由於大陸P2P網貸平台引發諸多金融爭議事件,先前大陸官方流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被業界廣泛認為是官方的網貸備案工作安排進度表。該方案明確網貸平台備案的正式啟動時間不會晚於今年6月底,這意味第一批試點備案名單或許正處於出爐的倒數計時。
但值得關注的是,距離去年6月30日要求網貸備案的截止大限,至今已經延期逼近滿1年,但目前大陸仍在營運的900多家P2P網貸平台中,尚未有任何一家取得備案登記資格。
據《證券時報》報導,大陸各地監管部門對轄內的網貸放行態度不一,例如深圳、北京相對積極,分別接近完成或已完成第二、第三輪行政核查,讓小部分經營穩健平台在核查名單內;但上海、杭州今年尚未啟動行政核查,所有平台備案準備工作停滯。

各地數量呈下降趨勢

P2P業內人士也說,目前看來登記備案會跟P2P平台的清理減少同步推進。當前網貸行業營運平台仍近千家,遠超過市場預期的備案數量。
該業內人士說明,如果只讓少量平台通過備案登記,就會讓大部分的平台陷入置於限期清退的處境,進而導致出借人、借款人、第三方合作機構加速逃離這些待清退機構,或引發踩踏式清退潮,這不是市場各方想看到的結果。
另分省市來看,各地正常營運平台數量均呈現下降走勢,其中廣東、北京和上海繼續排名正常經營平台數量的前3位,但也分別下降至196家、195家和93家。

4月22日,重慶公安局捕獲一個以辦理網貸名義實施網路詐騙的犯罪團夥。(取自新浪微博@FM968重慶之聲)
4月22日,重慶公安局捕獲一個以辦理網貸名義實施網路詐騙的犯罪團夥。(取自新浪微博@FM968重慶之聲)

陸P2P金融難民逾千萬

2007年,P2P(網路借貸平台)在大陸興起,2014年浮現「爆雷」危機,到了2018年下半年釀成大禍,數百家P2P公司停業、倒閉、跑路等,涉及金額逾千億人民幣,受害人逾千萬人次。有分析師指出,有法規卻沒有執行,是P2P行業釀成大禍的主要原因。
根據陸媒報導,P2P因收益高於銀行,且貸款門檻低、流動性高,早已是一些企業融資的管道,但去年下半年因整體市場環境改變,大陸銀行業資金收緊,部分企業出現債務危機,沒有錢還P2P,導致P2P經營困難、危機爆發。
有分析師指出,大陸P2P平台釀災,主要是因為金融風險不斷爆發,大陸一般民眾並未察覺市場氣氛轉變,本來這應該是金融監管部門的責任,卻以非法集資脫責,再把責任推回給一般百姓,等於是放任了金融業的混亂,讓愈來愈多「P2P金融難民」自生自滅。
另外,根據分析,倒掉的P2P平台,本質上其實就是非法集資,沒有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去做業務。
一位不具名的學者指出,有法規但沒有執行,最終造成P2P行業的失序,而像美國因有健全的司法體制,P2P企業面臨持續的監管強度,就沒有出現過類似狀況。
陸媒指出,其實大陸P2P平台的手段並不新,一是自融,也就是設置假項目吸引投資,二是龐式騙局,用高利息做誘餌,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後就直接消失。

(記者/吳佳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