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綜合經濟競爭力的排行看前20強分布,絕大多數位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等,且多處於都市圈內。其中長三角、珠三角都市連綿區分別占據前20強中的6席和4席。
可持續競爭力 港居冠
據新浪網報導,從南北分布觀察,2018年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前10、前20、前30名的城市中,分別有9個、18個、25個城市位於南方,北方城市嚴重不足。與2017年相比,2018年北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平均下降6.2位,南方城市平均上升4.6位,「南強北弱」情勢進一步固化。
另觀察去年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平均值的高低,全大陸發展較完善的18個都市圈可分為4個梯隊。其中珠三角都市連綿區位居第一梯隊;長三角都市連綿區、首都經濟圈和廈門都市圈位居第二梯隊,其餘都市圈分別位列第三、第四梯隊。
此外,觀察城市發展願景,除綜合實力外,也要看「可持續競爭力」,即哪個城市未來可發展得更好。這塊排行仍由香港居冠,二到四名為「北上廣深」。
宜居城市 二三線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其他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排行也有不小變化。包含太原、唐山、石家莊、濟南、長春、廈門、長沙、鄭州、合呈現排名上升,其中更以二線城市中太原、唐山上升幅度最大,分別上升16位和14位。
但有上升自然也有下降,二線城市中的寧波、武漢、西安、福州、中山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下降。其中以中山下降幅度最大達18位。
除經濟面向外,宜居城市競爭力最新排行也凸顯二、三線城市名次大幅提升。例如二線城市的石家莊、唐山、太原、重慶、濟南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別上升45位、30位、28位、17位和11位。
(記者吳泓勳/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