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旺報-綜合報導

2019-08-13・旺報-綜合報導
科創板引領浪潮 翻轉A股未來

劉憶如:陸抗貿戰推經濟轉型

大陸備受矚目「科創板」7月22日正式開市,香港北威國際董事總經理、前財政部長劉憶如表示,科創板是在中美貿易戰與科技競爭的同時,大陸市場開放、面對全球資本競爭下所催生,直指「科創板將改變股市結構」,並能吸納儲蓄率過高下的市場游資,進而透過科創板達到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目的。

富邦華一總經理助理康繼強也說,華為近日在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表旗下鴻蒙作業系統,根據華為公布數據,其中投入多達5000位工程師,平均月薪資是5萬元(人民幣,下同),總共投入接近18億元開放這個系統,坦言如果未來沒有科創板,第二個鴻蒙系統不可能在大陸再度發生。

北威集團董事總經理、前財政部長劉憶如。(記者吳泓勳攝)
北威集團董事總經理、前財政部長劉憶如。(記者吳泓勳攝)

培養戰略新興產業

由香港北威集團近日在上海舉辦「科創板開板的意義─從貿易戰到科技戰」論壇,由劉憶如、普華永道資深顧問柯振洪、上海師範大學投資學專業負責人黃建中、康繼強等人出席與談。
劉憶如回顧從去年中美貿易戰所發生的來往互動,原本市場期待盡早協商落幕,甚至陸方希望淡化貿易戰色彩。但從今年5月破局,直到6月2日大陸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後,大陸態度有所改變,直指美國不講誠信,甚至講出「要談的話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的話,顯示貿易戰恐不會輕易結束。
伴隨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喊出「科創板」,直到近期正式開板,她認為科創板除可能是因應中美貿易戰當中科技戰的措施外,也是大陸擴大開放的象徵意義,培養尚未進入成熟期、但符合戰略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的國際科技創新競爭力企業,包含新一代技術如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

美禁售產品 陸自給自足

劉憶如說,這就是未來當美國不願意賣科技產品給大陸時,大陸所要走的路,透過與大陸國內投資人拿資金投入產品,同時跟國際資金接軌並引導投入產品與企業發展。
劉憶如也說,科創板將會改變大陸的股市結構,觀察現階段大陸股市仍以銀行保險、公用事業等為主軸,高科技占比較少,這塊以後會發生變化,過去以前台灣也走過這條路,就現今台股市值來看就以高科技居首。

富邦華一總經理助理康繼強。(記者吳泓勳攝)
富邦華一總經理助理康繼強。(記者吳泓勳攝)

造富新窗口 金融業崛起

針對科創板帶來影響,富邦華一總經理助理康繼強指出,科創板出現對大陸資本市場是非常大的改變,甚至對未來10年的個人財富創造空間找到新出口。他說,過去20年大陸透過房地產商業化加上商業銀行結合,把大陸發展成一個製造大國,但未來科創板則是要讓大陸邁向製造強國。
他表示,未來經濟發展模式,將從「房地產+商銀」,更多轉向「科技+券商投銀」,透過直接融資模式,給企業帶來股權與資本,而非從銀行借來的負債。他看好未來大陸的直接金融發展,認為未來最大機遇一定在券商與投資銀行。近期大陸也開始將券商做更細化的分類與管理。
對科創板開板後,康繼強也就大陸股市趨勢提出看法,認為過去主板上市像是媒婆作媒、父母之命,雖然股市市值全球第二,但指數卻沒有拉很高,關鍵就是上市難、退市也難,導致部分劣質ST股遲遲不下市。
他認為科創板的推出更像是自由戀愛,資本一定會自行選擇最好的產品與項目,但反過來說未來市場的優勝劣汰也會更明顯,不再能像過去以為能抱著股票不賣等待漲回,可能最後就直接下市。
提及科創板的優勢,上海師範大學投資學專業負責人黃建中也說,科創板的幾項特色中,現階段在發行定價市場化的改革是立竿見影,對證券市場影響非常大。
黃建中說明,科創板的IPO發行定價,改變過去發行本益比最多不能超過23倍的潛規則。他認為這個潛規則危害很大,會導致券商在估值時偷懶,反正不需研究基本面,最高就是22.9倍,延伸的結果是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缺失、投機風盛行。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