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年炒鞋越炒越熱,買鞋難度直逼北京車牌搖號,甚至出現炒鞋APP、炒鞋交易所如毒APP、鬥牛APP,據了解,這些APP推出球鞋行情、即時報價功能,更根據過去24小時的交易額編制了「炒鞋」三大指數,包括Air Jordan指數、Nike指數、Adidas指數,看來炒股似乎落伍了,炒鞋才是時下年輕人熱衷的事。
據《工人日報》報導,如今國際運動品牌adidas(愛迪達)、Nike(耐吉)、Air Jordan(喬丹),已不僅僅只是販售基本的籃球鞋、足球鞋,不斷推出的設計師款、限量款、網紅款等正是「炒鞋」火熱的背後力量。
鞋市發展線上交易體系
目前愛迪達與美國知名饒舌歌手Kanye West聯名的Yeezy和Air Jordan(AJ)是大陸潮鞋市場的明星產品。相關數據顯示,去年球鞋二級交易市場中,AJ占據了44%的占比,Nike其他品牌占26%,Adidas占24%,而這三大品牌在二級交易市場分別溢價59%、58%和25%。
而最近炒鞋引起關注的原因在於,鞋市發展了一套初具規模的線上交易體系,鞋已經不只是鞋了,可以說潮鞋已經具備了期貨和股票的特質。炒鞋這波神祕操作,也催生了炒鞋APP、以及以毒、Nice和鬥牛為代表的球鞋轉賣平台,也就是人們戲稱的「球鞋二級市場交易所」。
據了解,毒APP在今年4月底剛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10億(美元,下同),成為目前大陸最大的球鞋轉賣平台。
00後炒鞋 大談經濟學
據相關人士透露,毒APP去年GMV(網站成交金額)超過百億人民幣,預估今年將達數百億人民幣;轉賣平台StockX去年獲得4400萬元融資,並在當年就創下7億元營收,而今年,StockX的市場估值已超過10億元。
然而大陸炒鞋背後有個現實問題,「真正想穿鞋的人買不到,買到鞋的人不穿。」炒鞋,儼然成為一種資本遊戲,還是風險比較大的資本遊戲,以至於不久前大陸國內某球鞋交易平台發布了「鞋穿不炒」的倡議書,指出球鞋是廣大消費者體驗潮流文化的重要商品之一,「球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不過,炒鞋倒也不是沒意義,鞋成了金融產品,一些00後炒鞋甚至學會了一套套的經濟學理論,學習興趣的起勁在這方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記者/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