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中國迅速走紅,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儘管這部紀錄片名為《美國工廠》,其拍攝團隊也來自美國,但片中的主角卻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這部影片不僅突出中資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也間接促成了大陸另一部同類型的紀錄片《中國工廠》的誕生。兩部影片都在訴說一個事實:海外市場的文化衝擊與商業競爭,讓中國民營企業的海外投資之路備嘗艱辛。
事實上,《美國工廠》與《中國工廠》兩部紀錄片說的雖然都是中資企業在海外的「難」,但取材卻不盡相同。前者以大陸玻璃業龍頭大廠福耀玻璃為案例,後者則以大陸的中小企業在海外市場掙扎求生存為藍本,而不論企業體的大小,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搶單過程中的跌跌撞撞,幾乎沒有例外。
福耀玻璃赴美 慘賠4年
以福耀玻璃為例,該公司在大陸的市占率就高達63%,一年營收超過200億人民幣。這麼大一間企業在1995年初到美國投資,依然因為經驗不足而吃了不少悶虧。福耀董事長曹德旺過去就曾自述,1995年到1999年,他在4年間就在美國虧掉了1000萬美元。
2013年,福耀到美國俄亥俄州投資,前期投資一出手就是1500萬美元,但這樣的大手筆也沒有讓福耀在美國的投資之路一帆風順,不論是文化、民風不同的軟衝突;還是壓縮成本、提高效率等管理層面的硬衝突,都隨時隨地影響著這家投產不久的新生工廠的前景與命運。
陸廠搶海外訂單 遭退貨
而相對於大企業在海外的挑戰,大陸的中小企業則是為了生存而必須「出海」搶單。有分析人士就直言,《美國工廠》難免給人一種錯覺,彷彿中國企業家能在美國作威作福,但其實能做到這點的也只是像福耀這樣極少數的大陸頂尖企業。
而絕大多數中國實業家(或中小企業)則像《中國工廠》的小家電製造廠老闆向安奎一樣,每天想的只是生存下去,並盡可能滿足外國客戶吹毛求疵的要求,好改善自己公司處境。
向安奎在2013、2014年最艱難的時刻,不只得把房子和汽車抵押給銀行來得到貸款,甚至還借了高利貸給員工發工資維持工廠運轉。即便後來情況比較好了一點,他仍然絲毫不敢懈怠。而這兩年的經歷也讓他看盡商場起落榮枯,一度還心有餘悸的有感而發:「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就是壟斷、兼併、倒閉!」
近兩年,向安奎為了長遠發展,不惜放棄經營多年、但卻較低端的印度市場,轉而搶攻較高端的馬來西亞及美國市場。但美國客戶對貨品的嚴格要求立刻讓向安奎陷入沉思。因為第一批出貨到美國的產品有一大半被退了貨,只因為外觀上有劃痕。
勞工高流動率 老闆頭痛
向安奎除了要設法滿足外國客戶的要求外,大陸新一代勞工的高流動率也讓他頭痛不已,光是今年6月,他的工廠就一口氣走了12名衝壓工,讓生產線的運作差點停擺。
另一位工廠老闆指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去送外賣也比進工廠要來得強。送外賣的工資又高,生活也比進工廠自由。曾有佛山的一家內衣廠,2014年底的招聘計畫是700人,結果在春節後兩個月的旺季裏,招到了1048人,卻離職了888人,等於只完成了160個人的任務。負責招人的主管哀歎,十多年前是工人找工廠,如今是工廠找工人。
其實,在中國,像曹德旺那樣的大企業家還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企業主還只是像向安奎那樣的中小企業主。當曹德旺掰著指頭比較中美兩國生產成本,躍躍欲試要在美國大展身手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主還在為如何活下去而苦惱。
至於中國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以珠三角企業為例,至今仍在為勞動成本、能源或原材料等成本上漲、融資成本高、產品競爭力不足等四大問題所苦,向安奎的企業成功進行產業升級的背後,是更多中小企業倒在了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這四大問題不解決,中國中小企業為轉型升級而來的迷茫、掙扎也將持續下去。
(記者/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