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基礎發展的新經濟在大陸蓬勃發展,但近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虧損最多的25家上市新經濟公司,共虧近200億元(人民幣,下同),若加第三季,虧損前10名企業共虧了289億元。對這些上市公司來說,盈利或轉虧會直接影響公司股價漲跌幅,意義重大;不過,有些企業仍會在前期燒錢搶市占率,讓虧損成為一種策略性選擇。
本次數據選取54家2018年新上市至今的新經濟公司進行調查分析。數據更顯示,樣本中,股價下跌企業占41家,上漲只占13家,換言之,有76%的公司處於破發狀態;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長期虧損消耗的是投資人的耐心,上市後更直接面臨資本市場的考驗,不過,若是企業能夠轉虧為盈,所帶來的正面效益也相當明顯。
從數據可歸納出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產業資金需求大,但資金回收速度慢、商業相關法規不全加劇競爭以及經營策略過於激進,燒錢擴張等。
新能源車成重災區
就第一個原因來說,蔚來汽車是最好的例子,車業本就有大量資金需求,新能源車又是大陸互聯網虧損的重災區,蔚來受限於汽車交付量限制、品質不佳而召回的事件,虧損程度加大。
而法規不全造成的虧損,愛奇藝可說是個代表。愛奇藝的虧損情況跟蔚來汽車不相上下,平均每季淨虧損20億元。有專家認為,許多影音平台押注付費機制上,但由於目前大陸用戶版權意識薄弱,會員付費率和會費標準相對較低,平台之間的競爭又十分激烈,因此造成長期虧損。
至於激進的擴張策略,不得不提趣頭條及瑞幸咖啡兩家企業。前者看準下沉人群,採取看新聞領紅包策略,透過不計成本的用戶拉新以及持續的燒錢補貼,來搶占尚未開發的市場;而瑞幸咖啡則因激進且燒錢的擴張策略,導致該企業至今已連虧8季且從未盈利。
美團今年轉虧為盈
不過,有業者認為,是否虧損還是要視企業經營策略而定。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表示,以拼多多為例,隨時具備了產生收入和隨時賺錢的能力,但以目前的公司策略來說,希望能爭取更多的用戶參與,換言之,虧損與否反映的是企業在變現與市占率之間的取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8年,當時的「新經濟虧損之王」美團今年轉虧為盈,而今年蘑菇街和網易有道則是榜上新成員。(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