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協進會12月5日與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美中貿易衝突及其對東南亞國家之影響與其因應對策」國際論壇,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智庫學者解析貿易戰下的東南亞局勢。學者一致強調,雖然外界普遍認為東南亞從中受惠,但實際上,由貿易戰造成的全球經濟趨緩,也同時拖累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洗產地及對美出口增加也可能引起美國祭出關稅制裁。
與會專家表示,要穩定國與國間的貿易合作,不外乎簽訂雙邊FTA、參加區域貿易組織、穩定總體經濟環境等,若能強化東南亞經濟體質,就能降低美中貿易戰衝擊,不過,在貿易戰背景下,東協國家間的合作與發展危機四伏。
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經濟政策與整合研究所所長阮英揚表示,外界不斷強調越南在中美貿易戰中得到許多好處,但隨著中國產品到越南洗產地再轉出口到美國,以及對美國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美國對越南祭出反傾銷及貿易制裁的可能性相對提高,加上美國隊匯率操縱特別關注,越南在貿戰中的風險不減反增。
馬來西亞經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兼主任ShankaranNambiar則說,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評估,馬來西亞是貿易戰中受益較大的東協國家之一,但是國際經濟因中美貿易戰影響趨緩,也導致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減速;目前,馬來西亞政府最關注的是,如何在貿易戰中,找到更多切入點,提升出口貿易及國際競爭力。
面對當前局勢,阮英揚認為,對越南這個小型經濟體來說,比起從貿易戰中獲利,更希望整體經濟局勢穩定,才有利國內進行經濟結構改革並扮演好促進區域經濟整合的關鍵角色。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院資深研究員Hank Lim則表示,新加坡政府很早就積極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更彈性的貿易布局;未來,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中,新加坡不以主導為目標,而是期盼能找到更多的談判空間。(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