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旺報-綜合報導

2020-01-17・旺報-綜合報導
在地化發展 打造「中國風」特斯拉

在陸設立研發中心 朝向「中國設計」轉型

「中國風」特斯拉將誕生?特斯拉最近在官網平台宣布,為了實現從「中國製造」朝「中國設計」轉型的目標,決定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並準備招聘大陸設計師生力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大陸汽車的設計能力非常了不起,若能夠在當地設計電動車,將會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特斯拉在官網平台上大秀「打造原創『中國風』的特斯拉,讓最美的中國藝術,融入面向未來的特斯拉」及「可以使用最大膽前衛的元素,最IN的中式美學藝術,最不可思議的奇思妙想」等鮮明字眼向大陸優秀設計人才招手,即使不是設計師,只要有大膽的想法,都可以去挑戰。顯示特斯拉在大陸全面在地化發展的決心。

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中新社資料照片)
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中新社資料照片)

把握陸市場機會

特斯拉表示,大陸的設計中心團隊將打造原創的「中國風」特斯拉,向全球銷售,並使之風靡全球。
汽車達人謝騰輝指出,在他國設立研發、設計中心在汽車產業早有先例,南韓先前將汽車設計中心設立於德國,就是希望能夠將品質與歐洲接軌;以特斯拉來說,銷售電動車本身並不賺錢,但由於中國市場大,再加上當局政策開放,補貼多以及股價爬升快,因此能夠支持特斯拉進行無限的創意發想。

謝騰輝分析,大陸現在每年銷售2千萬輛乘用車,其中,電動車的占比正持續提高,這個趨勢可從三個角度來看;以市場面來看,大陸同時是電動車與自駕車最大的市場,民眾的接受度也最高;就產業面而言,在大陸設廠、工資都相對低廉,且造車品質穩定;政策上,大陸政府近年對電動車產業的態度相當積極且開放,整體來說,在大陸布局對特斯拉來說相當有利。

複製「蘋果產業鏈」模式

由特斯拉發布的最新消息來看,其在大陸的事業版圖,將提升到下一個階段。伴隨著特斯拉的陸產化進程加快,供應鏈企業與大陸A股市場一併迎接上揚,包括電池、充電樁、繼電器、零組件、鋰電池等重點企業都將受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特斯拉產業鏈將會複製「蘋果產業鏈」的成功模式。

看好特斯拉在大陸市場的發展潛力,華爾街投行Piper Sandler也發布報告預估,如果特斯拉Model 3在美國的市場比重可以在大陸複製,且延伸到Model Y,那麼特斯拉在大陸的年銷量有望逾65萬輛。

大陸一新能源汽車廠,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一新能源汽車廠,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資料照片)

陸電動車發展遇難題

繼陸產特斯拉Model 3量產交付、Model Y準備投產,特斯拉又宣布將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讓「中國風」特斯拉面向世界。相較特斯拉的意氣風發,大陸自有電動車品牌發展就不如人意,這也掀起外界對「特斯拉是否是刺激國產電動車市場發展的鯰魚」及「以市場換技術是否可行」的深度討論。
海通證券交運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認為,以過去燃油車合資企業的經驗來看,想要以市場換技術是行不通的。
李軒表示,大陸對電動車產業政策已推動近10年,雖在發展中,電動車企業頻繁陷入騙補風波和無序發展狀態;但現在,特斯拉進駐大陸的邏輯與最早iPhone進入大陸策略相似,整個手機產業鏈中,各個零配件在大陸生產,帶動手機上下游零配件的快速發展,進而促進了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也強調,市場換不來技術,核心技術能力要靠自己培養。
面對電動車發展的難題,大陸當局嘗試著放入特斯拉這條「鯰魚」來激活市場;不過,雖然對電動車生產准入的開放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在生產資格、品質方面的准入門檻還較高,在「未來是否應該放寬國內電動車生產資格」的議題上,社會出現不同聲音。
李軒認為,不應該完全開放,「有一定的門檻會更好,如果每家車企都擁有造車的資格或牌照,可能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但李顯君卻認為,應該要開放資格,放鬆管制。他強調,「現有的審批制、配額制存在問題,只要最後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就行,寬進嚴出,進入的門檻不要太嚴,否則難以促進自由競爭」。
另外,面對近來電動車逐步取消補貼的爭議,李顯君表示,不管有否補貼,政策重要的是穩定,要讓大家有一個明確長遠的預期,至少1至2年左右,不要模棱兩可,否則會影響產業投資和創新的發展。(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