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發生後,兩岸關係出現對抗惡化趨勢。據了解,大陸正研擬對兩岸台商推出差別待遇新舉措,一方面落實及細化對大陸台商的「同等待遇」,比如細化參與政府採購及參與新基建投資的政策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協助大陸台商在疫情之下能夠求存並持續發展;但另一方面,對兩岸貿易通關、檢疫也開始趨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亦可能終止,對台實施一定程度的經濟制裁舉措。
實際上,這波疫情下,不少大陸台商飽受外銷訂單急凍衝擊,同時防疫等限制措施已讓不少中小型或是青創型台企面臨生存危機,亟欲需要援助。已在大陸生存下來的台商,也有轉攻大陸內需市場求存的實際需要,這些都還需要大陸給予台商在「同等待遇」上更多援助及意見指導。
新基建採購 同等待遇
疫情後,大陸也推出眾多刺激內需的政策,比如各地都陸續公布諸多新基建投資等,雖然在過去31條、26台惠台措施中也提到對台商開放可特許經營參與基礎建設、參與政府採購等同等待遇措施,但實務上台商大多打不進相關國企、央企的採購圈子,尤其這次疫情大陸推出的新基建政策充滿科技元素,這又是台商強項,台商也希望能搭上大陸要靠增加新基建投資拉抬經濟這般快速列車,打入大多由央企、國企推動的新基建採購行列等,力拚轉攻內需求存及進一步發展。
然而,另一方面,疫情後造成的民粹主義也激化中美以及兩岸對立情勢,因此大陸也可能在疫情較平穩後,對台經貿措施收緊。比如從台灣出口到大陸的通關、檢疫等程序趨嚴,甚至也有可能終止ECFA早收清單,兩岸經貿局勢恐怕會有所衝擊,尤其是針對從台灣出口到大陸的台商而言,也會給台灣當局施以壓力。
14億人市場 台商機會
有上海台商表示,現在大陸台商都有一個自覺,就是先把自己生意顧好,避開所有兩岸政治議題,雖然也會關注大趨勢,但是前提是自己不能倒下去,「企業最基本要先經營好,再去看大趨勢,自身要先立穩。」對於在大陸已生存下來的台商,內需市場成了疫後主要重點,因為外銷做不了,就要做內銷。
上述台商表示,大陸有14億人的內銷市場,疫情過後要發展經濟,大陸最有底氣的一塊也就是內需市場,這也是台商的機會。疫情後,而台商在大陸普遍會面臨融資難以及接單難的不對等待遇,亟需大陸重視並落實相關的同等待遇舉措。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