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後,大陸官方4月29日拍板宣告全國「兩會」將在5月21、22日召開,台商觀察認為今年已過近半,今年「兩會」的經濟面重點,應該更多是延伸到未來幾年「後疫情時代」的刺激經濟著墨,例如「新基建」方向等,同時面對疫情導致大陸對美國、歐洲在外貿、甚至逆全球化趨勢下的交流合作轉變,也會是觀察點之一。
此外,在疫情之下,面對近期中美關係再度生變,雙方對抗聲量再度升溫,也有資深台商認為,加上今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之後,蔡英文的繼續執政,同時在這波疫情對抗的態度上較為親美,雖然可能不會直接了當的提及兩岸關係,但在「兩會」過程中是否有對台灣的態度表達,也值得關注。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召開的大陸「兩會」,29日公布拍板5月22日在北京召開13屆全國人大3次會議,全國政協13屆3次會議則在前一天5月21日召開。
今年「兩會」召開時間點已接近年中,具體會有什麼重點?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認為,今年大陸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或整體政策說明上,認為不會太強調單一年度的政策方向,由於經濟飽受疫情衝擊,更多的是去說明疫情放緩、結束的「後疫情時代」下,需要看到明年、後年如何復甦、拉抬經濟的中期計畫。
此外,蔡世明也指出,大陸人大會議具有立法功能,今年原本3月正常召開時,預計要通過之前已備受關注的《民法典》。他說這其中涉及1200多條條文,是把大陸《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合同法》、《物權法》重新理順的大工程,將對大陸民商法重新打下基礎,在未來幾年都會是法律調整期。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