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實際上,購買這類原油期貨的投資者中9成是「小白」,他們的投資風險偏好並不高,大多為理財經理推薦購買。事實上,除了原油寶,近年來大陸也不乏其他銀行理財產品「爆雷」的情況出現。在大陸,不少人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就是「風險低,收益高」,認為在銀行買理財是再安全不過的事,其實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陷阱。
據搜狐網整理,大陸銀行理財常見包括飛單現象、偷梁換柱、募集期延長、霸王調整、避重就輕、資訊披露不全、預期收入迷人眼等7大坑。
所謂飛單現象,就是指一些銀行業務員利用大家對銀行的信任私下接單,其買賣的根本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而是代銷其他機構發行的高風險產品。這樣的情況出了問題,銀行完全沒有責任,也不會負責。
偷梁換柱是指不少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會在銀行內推銷保險產品,且銀行工作人員也會給用戶推銷其代售的保險產品,用戶在銀行內很容易被「忽悠」,糊塗買了保險。
霸王條款就是在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有些條款明顯偏向銀行,如某些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會規定,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如果某產品的預期收益為8%,但最後實際收益率為10%,多出的2%就歸銀行所有。
某些從業人員在推銷時,會著重強調收益,卻將風險一筆帶過,且產品說明中充斥專業術語,讓人難以看懂;銀行也常在宣傳中強調此前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均達預期收益,令客戶把預期收益當實際收益。而實際情況是,有很多結構型理財產品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有些甚至連本金都虧損。(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