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旺報-連線報導

2020-05-22・旺報-連線報導
陸新基建商機 台商搶攻有譜

打造數位強國 台企共襄盛舉

後新冠疫情時代,大陸力拚「新基建」,又稱「智慧基建」,內涵包括5G、數據中心、物聯網、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大規模投資,韓國企業虎視眈眈,台商也覬覦這塊大餅。而5月15日,大陸國台辦、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11項對台新措施中,第4項就是促進台資企業參與新型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台商參與大陸「新基建」有譜。

▲5月15日,在上海淮海中路上,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正在電話亭的頂蓋內安裝調試5G微基站。(中新社)
▲5月15日,在上海淮海中路上,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正在電話亭的頂蓋內安裝調試5G微基站。(中新社)

對台11條中指出,支持台資企業發揮自身優勢,與大陸企業共同研發、共建標準、共創品牌、共拓市場,以多種形式參與大陸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研發、生產和建設。對台資企業和台灣高端人才從事新型基礎設施相關的積體電路、工業軟體、資訊系統等,提供與大陸企業和同胞同等待遇。繼續支援台資企業參與交通、能源、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

台企聯協助對接國企

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表示,包括商務部、工信部等都有對台商參與大陸新基建作政策說明,裡面內容提到的都是下一個階段大陸在政策扶持上、國家戰略上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因此個別台資企業應該針對各自情況布局安排,甚至找商機,另外做異業結合以融入相關產業。

中韓5月率先啟動商務入境快捷通道制度,韓國甚至主動爭取參與大陸疫後新基建商機。李政宏指出,台商有很多產業布局跟韓商重疊,在這部分屬於互相競爭,台商在大陸也有投資設廠,當然可以參與到新基建,台企聯也會盡力去協助台商參與新基建商機,比如說如何讓這些肩負新基建任務的國企與台商能夠對接,後續慢慢開放以後,也會請國台辦及相關單位幫台商去對接,比如辦一個講座或研討會,讓台商更深入去瞭解。

中國製造變中國智造

▲大陸全力推動大數據產業,圖為4月9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雲」數據中心建設現場。(新華社)
▲大陸全力推動大數據產業,圖為4月9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雲」數據中心建設現場。(新華社)

大陸新基建的主要內容為何?今年4月20日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包括:第一,信息基礎設施。也就是通信網路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第二,融合基礎設施。主要在深度應用先進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第三,創新基礎設施。也就是支撐科技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據了解,目前已有25省區市發布未來投資規畫,總投資額達49.6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2020年計畫總投資規模為7.6兆元,但其中仍有相當大的比重在傳統基建。新基建的經費預計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將會是地方的專項債,其次應使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或是利用抵押補充貸款。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明澤指出,大陸新基建可能成效,包括利用擴大投資帶動經濟成長,挽救因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衰退;同時,寄望透過落實新基建,將「中國製造」轉為「中國智造」;也為大陸5G、物聯網等未來趨勢產業建構良好的經營環境,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打造數位強國;同時,對未來新技術標準與專利,大陸將擁有更多話語權,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基建有美麗與哀愁

不過,吳明澤指出,大陸新基建有其美麗與哀愁,新基建有5大憂慮,第一,關鍵技術與零件受制於先進國家,如何克服重要國家對其之管制,是一大難題;第二,新基建加上舊基建,投資規模龐大,是否會重蹈2008年「四萬億」產能過剩覆轍,有待觀察;第三,地方債務將會大幅提升,對於大陸已非常高且成長速度極快的債務會更加雪上加霜,債務風險恐上升;第四,新基建中許多項目受益者多為國有企業,加上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資金進入國企,但民企無法主導,恐加深「國進民退」疑慮;第五,資金會有相當幅度來自銀行業,大型銀行較有能力進行基礎設施貸款,故規模大者越大,恐增加更多「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提高其金融風險。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