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旺報-綜合報導

2020-06-18・旺報-綜合報導
搶中概回流 港上市制度再改革

將同股不同權範圍從個人擴大至企業

受美國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政策影響,中概股回流速度正在加快,目前阿里巴巴、網易、京東已赴港第二上市。但市場分析認為,如果港交所的不同投票權制度,不接受法人身分的同股不同權,部分公司可能會繼續選擇在美國而非香港上市。換句話說,港交所想要搶下這塊中概股回流「蛋糕」,則須考慮對現有上市制度再改革。

▲中概股回流速度加快,目前阿里、網易、京東已回港第二上市。(取自新浪微博@程序員新視界)
▲中概股回流速度加快,目前阿里、網易、京東已回港第二上市。(取自新浪微博@程序員新視界)

2018年4月,港交所力排眾議,正式允許採用「個人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申請香港IPO,如今港交所擬將這一制度擴大至「企業版」,即擁有特殊投票權的股東範圍從個人擴大至企業或法人實體。

百度、攜程有望回流

近年在美國交易所尋求上市的大陸新興與創新產業發行人,均有香港市場並未接受的法人身分的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比如有道、騰訊音樂以及虎牙這三家來自大陸的互聯網公司。若港交所的不同投票權制度不接受法人身分的同股不同權,這些公司可能會繼續選擇在美國而非香港上市,香港投資者將會失去在本土市場投資更多不同公司的機會。
觀察近期大陸中概股回歸的一個重要背景,正在於美國參議院5月20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建議加強對大陸及其他國家在美上市的監管,進而產生刻意針對並打壓中概股發展的疑慮。
也因此,從去年11月阿里巴巴率先回到香港二次上市後,網易在本月11日登陸港交所掛牌,另一電商巨頭京東也在18日正式上市。甚至根據投行方面指出,包含如百度、攜程等大型公司也同樣在徵詢中。

新經濟股比重增加

據《證券時報》引述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認為,對有能力尋求二次上市或再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基於境外融資需要、行業受監管情況、協議控制(VIE)結構上市便利度等方面考慮,現階段優先考慮的上市地仍將是港股。
依據華興證券報告指出,目前有32檔中概股符合港交所2018年上市新規要求、並有可能尋求在港第二上市,預期未來5年新經濟股在港股比重將由23%上升至最多35%。
但同時要加強吸引中概股,港交所也被認為需要作出更多變革,需面對改革上市制度的急迫性。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