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資料,6月海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債總額增至7.04兆美元,這是連續第2個月增長。日本仍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人,其持倉微升9億美元至1.26兆美元;大陸是美債的第二大持有國,也是6月持倉規模下降最多的國家,當月拋售93億美元至1.07兆美元;第三大債主英國持倉微降2億美元至4456億美元。
今年以來,大陸在1月、2月、5月分別增持美債87億美元、137億美元、109億美元,3月、4月則分別減持107億美元、88億美元。其他在6月淨出售美債的國家包括西班牙、加拿大和澳洲等。另一方面,法國則增持了最多的美債,6月淨買入量高達137億美元。
市場對美債前景焦慮
資料顯示,6月美國國債的外國持有總量增加了609億美元,達到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整體而言,在疫情引發經濟萎縮、進而導致美國財政部發行巨量債務的背景下,海外投資者仍積極增持美債,高收益的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鮮有人問津,這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市場的避險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海外投資者總體在6月增持了美債,但官方投資者的持有量下滑了206億美元,而私人投資者的持有量增加了503億美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不乏市場人士對美債的前景感到焦慮,尤其是弱美元已成中長期趨勢,而美債也或面臨拋售風險,在美國財政刺激下,供給不斷放量,且無論是與近期不斷反彈的澳元、銅等商品資產相比,還是與攀升的通膨預期相比,美債殖利率有點偏低,美債吸引力趨弱。
陸逐步減持美債
事實上,在2019年6月前,大陸一直是美債的第一大債主。然而日本在去年5月和6月大幅增持589億美元的美債,隨後在6月超過大陸。從今年3月起,大陸開始逐步減持美債。
據「第一財經」報導,對很多國家而言,美國公債市場是美元儲備的天然存放處,迄今為止,其是全球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安全資產池;而且自2007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一直高於日本、德國等其他大型發達經濟體發行的債券,這也增強了美債的吸引力。
大陸在2013年末時對美債的持倉量觸及1.32兆美元的高位,此後下降約15%。2019年3月時,大陸持倉量降至約兩年最低的7%。
目前,剔除通膨因素後的10年期美國國債實際殖利率僅約-0.94%,越來越多的機構認為,純粹出於資產配置多元化、增厚收益的考慮,也需要增加其他更高收益債券的配置。
花旗唱多人幣 2025年升至5字頭
花旗銀行在最新的研報中看好人民幣以及大陸債券市場,預期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逐漸升到6.9,這是因為隨著大陸金融市場的開放,海外機構資本大幅流入,同時大陸資本帳戶的開放還是相對慎重,中長期比如在2025年,預估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升值到5左右。
「經濟觀察網」報導,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近期的媒體交流會中表示,破除美元壟斷,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和支付的貨幣,同時要考慮到讓海外機構投資人配置更多的人民幣資產,這也要求大陸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要更加國際化,未來大陸的金融機構是真正能夠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最主要的因素。
人民幣現在已經是全球第5大支付貨幣,在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後面,占全球支付貨幣的1.76%。花旗研報預期,到2030年,人民幣也會逐漸取代英鎊,變成全球第3大支付貨幣,預期占比在7.9%左右,比現在的1.76%有一個大幅的上升,但和現在其他兩大主要全球支付貨幣──美元(40%)和歐元(34%)的距離還是非常大。
劉利剛指出,大陸和美國金融脫鉤的風險和外部貨幣政策環境造成了人民幣在今後必須加速國際化的進程;另外,金融基建大幅的加強也為國際化鋪路,大陸已經建立了跨境人民幣的支付系統(CIPS),160個國家都可以用這個交易系統來接收人民幣,今後在深度方面加強的話,確實可以逐漸地挑戰現在的SWIFT和CHIPS這兩個支付系統。
此外,雖然大陸央行的數位貨幣非常領先,短期內還是比較難支援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但是中長期隨著各個主要央行都開始用中央銀行的數位貨幣,將來的互聯互通就會變得比較容易,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基建,會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記者/葉文義)